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与会心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6-04 08:38

  本文选题:青少年 + 会心教育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摘要】:青少年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将成为一种趋势。构建会心教育生态系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构建会心教育生态系统可以从青少年所赖以生存的微生态系统中交互作用的人际关系入手,充分利用心理辅导的相关技术是会心教育生态系统成功构建的保障。
[Abstract]:It has become a common understanding that adolescents ne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t will also be a trend to conside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adolesc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gnitive education eco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gnitive education ecosystem can start with the interacti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micro-ecosystem on which adolescents depend for their survival. Making full use of the related technology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the cognitive education ecosystem.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沈永江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会心教学研究——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融合”(D/2005/01/08) 江苏省高校人文项目“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05SJB88001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雷雳,陈猛;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生态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2 桑标,席居哲;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娅丹;赖素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人际关系研究[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2 戴丽;葛明贵;;大学生情感倦怠的类型及教育对策[J];中国校医;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邱学青;边缘儿童游戏治疗的生态学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猛;互联网使用、自我认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侯淑晶;高中生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3 李春丽;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海芳;男性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干预对策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松;农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学绩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6 马定松;不同互联网使用动机者的注意加工偏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蔡圆圆;婚姻暴力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8 王丽颖;朝鲜族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张新风;少年儿童互联网使用及与学习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静;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日f,陈香;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潘绮敏,张卫,朱祖德;论全球化与当代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高峰,汪玲;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席居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怎么办?[J];班主任;2011年08期

2 张庆武;;初级中学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1年06期

3 蔡亮;张仲明;;青少年心理创伤特点及干预研究述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金红霞;;不同时期青少年儿童心理门诊资料对照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熊明生;;身体活动领域青少年儿童的同伴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宁;;青少年儿童抓握运动准确性发展特点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徐学俊;李正洪;张汉强;吴汉荣;;青少年儿童偏常心理与行为的辅导和矫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韦磐石;;论少数民族美育心理系统的自组织性[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张雯;刘丽娟;陈芝蓉;;绘画艺术治疗对地震丧亲儿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郑伟;王翠娟;;现代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儿身心健康负面影响的调查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关注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合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A];第十五次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7年

9 佐斌;毛丹;;中美青少年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社会表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郭铭;要多了解孩子的心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专刊记者 梁译;心理亚健康 你在关注吗[N];广元日报;2005年

3 本版编辑邋赵佳月 杨曦 洪奕宜 梅志清;沉默的孩子[N];南方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朱勤;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N];辽宁日报;2007年

5 陈树哲;个人创伤与整体创伤:心理救援越早越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记者 王眉灵;市妇联对灾区妇女 心理干预取得成效[N];成都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曹宇阳 实习记者 张丹;两年持续心理修复 孩子走出地震阴影[N];成都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fE;青少年儿童性别刻板印象的结构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曹加平;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睿;感恩日记方案提升遵义市小学高年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韩腾伟;安徽省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自尊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5 高婕妤;社交焦虑、人际信任和友谊质量的关系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76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76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a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