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礼的教育功能
本文选题:成人礼 + 教育功能 ; 参考:《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3期
【摘要】:正古往今来,许多民族都有为青少年举行成人礼的习俗。顾名思义,成人礼是为刚刚结束少年阶段、进入青年阶段的年轻人举行的仪式。由于这一仪式是在特定的年龄举行的,长辈往往利用这个机会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所以成人礼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一、成人礼教育的必要性一个完整的人生可以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五个阶段。进入青年阶段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成人
[Abstract]:Throughout the ages, many nationalities have the custom of holding adult rites for young people. As the name implies, the rite of passage is a ceremony for young people who have just finished their youth. Since the ceremony is held at a specific age, elders often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educate young people, so the rite of adulthood h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to this. First, the necessity of adult ritual education a complete life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children, adolescents, youth, adults, old age. Entering the youth stage is a sign of one's maturity. mature people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湘潭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少萍;云南少数民族女子成年礼探微[J];思想战线;1999年02期
2 谢如娟;成人礼、成人意识与妇女解放[J];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太阳崇拜与中国古人生命悲剧意识——从日暮黄昏意象谈起[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2 杨华;丁建华;;巴族崇“鸟”的历史因由[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李建;朱焕;;余华小说对传统“死亡”命题的变革与承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朱凌,李建;由余华小说看中国文学“死亡”意向的演[J];船山学刊;2004年04期
5 杨序;;皖中农村清明节扫墓仪式中的民俗信仰论析——以肥西县中派村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张劲松;论中华巫傩艺术中的火符号[J];东南文化;1993年04期
7 张玉能;;实践美学与审美精神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8 张弓;;话语生产与自由性审美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9 李娟;成人礼文化传承及变迁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胡景敏;孙俊华;;《庄子》生命意识的神话哲学解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凌德祥;;东西方火的文明比较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万润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
3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绪义;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杨明;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D];四川大学;2007年
6 张晓刚;产权的社会化选择与公有制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7 侯阿冰;少数民族价值观的结构、特征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喜贵;六朝羁旅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车海锋;朝鲜民族与满—通古斯诸民族神话传说中的意象、母题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10 梁盛平;赣南客家传统民具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宇;面具视觉艺术符号特征及符号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周浩然;磨沟墓地未成年人埋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谢鑫辉;可玩性日用陶瓷的设计思维方式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4 王倩;火文化对彝族社会生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游小倩;“门”和“门”所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内涵[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宏雯;原始岩画艺术精神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宫海婷;《诗经》婚恋诗的原始文化溯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萌;电影的时间及其超越[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92年
9 李中亮;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严玉;巫文化艺术的美学内涵[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克杯;;成人礼[J];文学少年(中学);2010年03期
2 姚舜;都兴芳;;成人礼回归的新时期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2期
3 小新;;给18岁女儿的成人礼[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09年03期
4 曾子;;“成人礼”情人[J];黄金时代;2009年05期
5 热力;;形形色色的“成人礼”[J];中国民族;1985年02期
6 梁东云;;在英国挑战“成人礼”[J];21世纪;2008年01期
7 本刊编辑部;;2008,遥望成人礼[J];世界儿童;2008年01期
8 周锐;;成人礼[J];少年文艺(上海);2008年04期
9 张泽;梁东云;;挑战英国“成人礼”[J];青年博览;2008年14期
10 张泽;梁东云;;挑战“成人礼”[J];少年文摘;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发挥教育功能 服务小康工程[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2 郭成钰;赵金惠;;突出教育功能 强化内容创新——甘肃科技馆内容设计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傅千吉;;藏族传统生态文化教育研究[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汉民;林海;;谈谈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发挥心理教育功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刘立民;;转换管理体制,深化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兰国英;;面向学校拓展自然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探索——以浙江自然博物馆教育实践为例[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李培和;屠德;;试论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9 龚胜生;任唤麟;;论校园旅游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徐光荣;;辽海讲坛第七讲 名人传记的教育功能与启迪价值[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尧;拓展奥运会的教育功能[N];辽宁日报;2008年
2 姚顺忠;社会各界共建基地更好发挥教育功能[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黄洪涛;乐安抓好“三谈一防”强化办案教育功能[N];抚州日报;2010年
4 潘守勇;发挥训练的教育功能[N];解放军报;2006年
5 ;“远程教育的作用可真大啊!”[N];杭州日报;2007年
6 曹利群;电视媒体的教育功能需强化[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林峰;国际象棋的教育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杨建光;教育部有关领导肯定青藏铁路教育功能[N];人民铁道;2007年
9 郭柏林(作者系铜川矿务局第一中学教师);素质教育应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N];铜川日报;2006年
10 李利芳;让梦想在青春中闪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黄安辉;中国京族哈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李春霞;电视与中国彝民生活[D];四川大学;2005年
4 牛静;论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历史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陈继扬;云南大理白族本主崇拜的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陶红;蚕丝文化传承中教育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8 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赵兴民;交融中的促新[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李银兵;云南新平花腰傣花街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慕云;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管倚;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科敏;探索性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及其设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史亮;图形在中学数学中教育功能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申长忠;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功能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6 吕佳静;公共文化机构的艺术教育功能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孙胜男;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潘丽珊;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林琳;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阅读材料”的教学思路和方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但红莲;香港怀旧片浪潮:一次激活文化记忆的仪式[D];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980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8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