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班级博客:学校道德教育的新天地

发布时间:2018-06-07 18:59

  本文选题:博客 + 学校道德教育 ; 参考:《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7年Z3期


【摘要】:正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资源。但是,当前对博客的研究和利用主要在教育博客和教师博客的领域,主要功能是教育资源的交流和促进教师的成长。
[Abstract]:As a new way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positive blog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become a new educational resourc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blog is mainl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blog and teacher blog, whose main function is the exchang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growth.
【分类号】:G4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冬;;博客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1期

2 ;博客[J];天津教育;2011年07期

3 陆樱;;教育博客: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博客·成长》读后[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8期

4 李进;;岗岭桃李[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7期

5 ;山东临沭学校建班级博客成为师生交流新平台[J];基础教育;2007年11期

6 石庆伟;;探析多元文化下的学校道德教育[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7 董丽敏;;教育博客:教师成长的推进剂[J];吉林教育;2011年Z3期

8 ;博客[J];天津教育;2011年08期

9 钟艺;;谈博客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年05期

10 皮郁郁;;浅析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少聪;;校园博客,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2 罗俊锋;;整合远程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张圣超;;博客应用于现代教育的探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郑小军;杨满福;黄春燕;;四结合的青少年博客家园的建构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李志伟;;浅谈学生成长记录博客社区的构建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单建;;市场经济与学校道德教育[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潘少聪;;校园博客,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9 金鹏飞;;从一个案例谈教师心理暗示对学生考试心理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淄博二中 燕洪伟 淄博电教馆 李绍杰;打造自己的教育博客平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汪蔚;教师博客 博乐众生[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3 通讯员 刘斌;安陆教师利用博客引导孩子戒除网瘾[N];孝感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俏红;博客点击超百万 教育新论吸引人[N];金华日报;2010年

5 王涛;扬州:教师写博客也能获奖[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记者 张晓晶 刘宝森 张丽娜;代表博客十万跟帖:学生减负成焦点[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学校道德教育之我见[N];甘肃日报;2003年

8 郭俊龙;博客的新领地 教育的新天地[N];西部时报;2004年

9 记者 曾淑花 通讯员 王永林;侨中教师共建网上家园[N];中山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谭长笙;以“博客群”承载网络校本教研[N];中国教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桦;科学教育共同体基于博客的协同学习[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危文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戴华群;批判反思型教师教育叙事方法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井健;高中教育中的blog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丽娜;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生活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谢超;博客支持下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丁璐;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丰友;基于博客的网络学档学习及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王维;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仇云龙;博客支持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92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92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4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