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
本文选题:教育信息化 + 绩效评价 ; 参考:《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摘要】:本文将运筹学中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理论中的C2R模型引入到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领域,针对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DEA理论、科学且可操作性强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并以北京市某区若干所中学的教育信息化投资有效性的绩效评价为例,详细介绍了应用该模型进行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具体步骤。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2R model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is introduced in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is paper, a scientific and oper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based on DEA theory is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an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vestment in some middle schools in a certain district of Beijing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concrete steps of applying this model to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评价、管理与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项目批准号:KM200510028019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焦宝聪,柳少军,陈兰平;对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智能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焦宝聪,温志华;以绩效指标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焦宝聪,柳少军,陈兰平,王万良;建立IDME_IDSS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的绩效[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唯版;中小学学校教育信息化指标构建的视角[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11期
2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3 杨孝堂;;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4 焦宝聪,董黎明,赵意焕;影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因素及内在逻辑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5 柏传慧;;教育技术管理中的组织变革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10期
6 马如宇;胡明辉;;建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绩效指标体系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12期
7 周贺来,王硕;高等教育信息化中人才团队的构建[J];教育信息化;2004年07期
8 黄鑫,张合斌,赵呈领;再论教育资源库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J];教育信息化;2004年11期
9 张国锋;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高校内涵建设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5年06期
10 伏秋平;;浅论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教育与职业;2006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艳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求实工程”的绩效评价[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方海光;我国教育软件价值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4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武恩钧;天津市高校竞技体育绩效评价与资源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光余;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卓然;校长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影响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廖建华;论网络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温志华;中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尤殿龙;中小学校长教育技术素养标准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琼;高校决策支持系统中发展评估模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陈欣;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绩效技术应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卫红;高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平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杨建军;甘肃省白银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冯津;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与资源库建设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柳少军;决策问题识别及其实现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2 殷雅竹,李艺;论教育绩效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3 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4 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J];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5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曦葳;;中国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期
2 葛玉;杨云飞;张满;;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3 孙汉群;;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2期
4 党保生;;信息化环境下新型教与学方式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范健;;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综合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8期
6 吴琼;吴秀辉;;浅谈高校英语的教育信息化[J];科技资讯;2011年20期
7 马艳丽;付宏才;张竞舟;张天会;阳厚森;;云南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9期
8 史金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王斌;朱守业;刘苗苗;;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10 余胜泉;陶丹;;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段宝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投资问题探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邓长朋;;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沈占会;;利用网络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7 白红武;;浅谈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8 杨改学;;教育信息化是西部和民族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阎保平;;网络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之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10 宁滨;;建立教育信息化课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晓贞;方正君逸助力教育信息化[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受关注[N];山西日报;2009年
3 实习记者 郑莹莹 本报记者 周波;锦江区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N];成都日报;2009年
4 孙冬怀 记者 丁雷;西岗区教育信息化“领跑”全国[N];大连日报;2009年
5 记者 孙玲;教育信息化 点燃“涅i谩敝餥N];上海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钟伟;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商报记者 吴辰光;威盛搭建西部教育信息化桥梁[N];北京商报;2010年
8 记者 聂扬飞;推动基层教育信息化[N];安徽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于伟;沪电子书包有望5年内普及数字技术助推教育信息化[N];通信信息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张晓明 记者 杨雪煌;盘龙2700万完善教育信息化[N];昆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钟金宏;教案的有效组织工具[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4 刘荣坤;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娄晶;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荆永君;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与调度算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品勇;基于本体理论的网络教学适应性及其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思伟;面向数字化校园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2 张林静;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巍;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惠宏伟;面向数字化校园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荣;基于学校知识管理的中学教师教研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寺涌;中国法学教育网络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赵欣;师生协作型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安胜;互联网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孔艳;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整合与重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曹惠芳;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61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6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