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生活关系的历史透视与现实建构
本文选题:教学与生活 + 历史透视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摘要】: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教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历史上的教学准备说、教学即生活说与生活即教学说三种基本观点,不仅为我们从理论上反思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源头,而且为我们从实践上建构教学与生活的现实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之间的张力形成了教学世界的现实内容与基本矛盾,也是教学与生活关系产生紧张的主要根源。基于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语境,唯有协调、平衡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之间的内在冲突,才有可能找到修复教学与生活关系的现实之路。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ife is a basic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The theory of teaching preparation in history, that teaching is life and life is teaching, not only provides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us to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ife theoretically. Moreover, it provides a basic framework for us to construct the real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ife in practic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purpose value and the instrumental value forms the realistic content and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the teaching world, and is also the main source of the tens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ife. Based on the realistic context of Chinese basic education, it is possible to find a realistic way to repai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ife only by coordinating and balancing the internal conflict between the purpose value and the instrumental value.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杨丹霞;论闲暇教育[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赵红亚;论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J];成人教育;2003年12期
4 李仲广;市场经济呼唤高校诚信教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张忻;杜学元;;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性完善[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李田;;大学校长选拔:误区与出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张天宝;关于当前课程设计中几种关系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 黄友珍;;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9 黄云龙;农村城市化与学习型社区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陈康;;论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庆文;;论现代大学校长的角色转变[A];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暨2008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米琳;;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5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刚;北碚文化圈与194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9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宏芬;教育正义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文;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研究与我国科学发展状况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2 胥英明;中国主要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程U,
本文编号:2061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6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