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情感倦怠及人格健全
本文选题:情感倦怠 + 人格健全 ; 参考:《医学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摘要】: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从思想行动上把自己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全才全人。但是处于大学这富有变化、激荡时期的学生,易产生情感倦怠,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发展,所以要把人格健全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中,着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mands of society, college students must develop themselves into all-around individuals with sound personality. However, students in the period of university changes and agitation tend to produce emotional burnout, which leads to the deviation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personality education into higher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桑标,席居哲;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2 郭楠;;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述评[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戴丽;葛明贵;;大学生情感倦怠的类型及教育对策[J];中国校医;2007年04期
2 范瑞泉;陈维清;;广州地区某大学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与特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邱学青;边缘儿童游戏治疗的生态学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春丽;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海芳;男性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干预对策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松;农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学绩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4 蔡圆圆;婚姻暴力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5 王丽颖;朝鲜族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李静;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晓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浩;魏晋儿童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王富荣,龚惠香;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比较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10期
4 刘克善;心理压力的涵义与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齐平,吴金昌;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6 陈淑菊;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1期
7 王雪莲,王绪朗;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概观[J];青年探索;2005年02期
8 赵广平;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J];山东电大学报;2005年02期
9 刘杰;论青少年学生的压力应对教育[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王淑敏,李雪;青少年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席居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钧;原晶;;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的应用[J];大众心理学;2007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熊明生;;身体活动领域青少年儿童的同伴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毕重增;;自信心理研究中的七种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国华;;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分析与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姜德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快乐[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吴建玲;;我院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艳;;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新视野[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7 赵峥;居晓靖;;浅析大学生性心理[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斯君;;高中生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巧;心理健康老人的三特点[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2 记者 徐艺源邋实习生 权小娟;增强人的心理健康 促进和谐西安建设[N];西安日报;2007年
3 陈晶晶;根治网瘾期待社会“大预防”[N];法制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何佳颐 实习记者 孙婧;独生子女“心病”多[N];健康时报;2005年
5 杜阳辑;心理健康六标准[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苏军;人际圈不简单 学业重压力大[N];文汇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魏陈静;学心理容易心理变态吗[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孙世全;用自嘲调节心理天平[N];健康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付雪 马银彬;我州青少年“心理阳光工程”启动[N];楚雄日报(汉);2008年
10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怡桐;大学生五态人格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方娟;中学生自立人格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娟;大学生家庭环境、积极人格和网络依赖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俊娟;河南省处级党政干部的领导心理健康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芮颖;大学生的身体意象、人格和家庭环境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贾存忠;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光辉;“大五”人格与应对方式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肖耀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9 郭以静;大学生人格、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闫莉娜;大学生人格、缺陷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72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07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