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信任对建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07-06 06:55

  本文选题:信任 + 道德教育 ; 参考:《教育导刊》2007年06期


【摘要】:以信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不同在于它强调未来性、生成性、双边性。突出信任这一主题的道德教育包含放心托付、承诺兑现、责任承担、批评反思等基本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可以生成诚意与诚实、关心与自律、责任等最基本的道德,另一方面则可以生成荣誉和高尚等理想道德。
[Abstract]: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ust based moral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lies in its emphasis on future, generative and bilateral. Moral education highlighting the subject of trust includes the basic models of trust, commitment, responsibility,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On the one hand, these models can produce the most basic morality, such as sincerity and honesty, concern and self-discipline, responsibility, etc.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produce ideal morality such as honor and nobility.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小学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正善;王春平;;信任对建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的意义[J];教育导刊;2007年06期

2 刘建荣;;论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模式[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和谐社会中道德教育的独特性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01期

4 黄远春;;浅谈美国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杨超;;以人为本: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主导理念[J];中国德育;2006年08期

6 罗建生;刘淑贞;;论道德教育融入学生文化的路向[J];基础教育;2008年07期

7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8 陈强;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分类探索[J];教育探索;2002年08期

9 张典兵;探究性道德学习: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孙小梅;;当代中国道德教育模式述评[J];天中学刊;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肖承罡;;万木草堂的道德教育模式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雪霞;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正义与关怀[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管卫华;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曾丹;未成年人“四位一体”道德教育模式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3 邓惠明;“主体——发展”道德教育模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苗雪萍;洛克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1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101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0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