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与学生素质提升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determine that i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quality. The invasion of campus culture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quality through "concept culture, system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and behavior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deal with "multiculturalism and dominant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popular culture and elegant cultur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effect of campus 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淑丽;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9期
2 刘志坚;;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理论界;2005年10期
3 江乐园;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出路在何方?[J];天府新论;2005年05期
4 周友富;;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5 章兢;何祖健;;大学文化建设应与素质教育携手[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德之;杨雪帆;张志军;孙霞林;;在数学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J];化工高等教育;2008年04期
2 吉飞;;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02期
3 王聪;房国栋;;大学跨校区景观文化塑造与教育导向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4 刘蓓蓓;;理工科大学营造和谐发展校园文化环境的当下之思[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5 董丁戈;石瑛;韩海娟;;延安时期的校园文化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1期
6 关海霞;;多元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辩证思考[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吉飞;;素质教育视野中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9年24期
8 李华忠;;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计划与三项工程——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季海君;;关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0期
10 郭萌;;基于实现素质教育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吉韬;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财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2 李娇;重庆贫困农村地区小学办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林琳;福建省龙岩市实施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汤永芳;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晓丽;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婷;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义辉;国内外校园景观设计的比较与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颖;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峰;农村小学教育软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10 丁远波;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管理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国忠,张树卿;试论多元文化的理念与先进文化的内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韩雷;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张进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郑杭生;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文化[J];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03期
5 许康 ,余利民;多元文化与大学课程的深化——以数学和管理学课程为例[J];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6 鲁茗;大学校园文化管理探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7 彭洋,沈禾;大众文化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赵敦华;超越后现代性:神圣文化和世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可能性[J];哲学研究;199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银花;;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素质提高[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21期
2 冯晓艳;;以特色活动为抓手,推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7期
3 王宝权;;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实践策略探析[J];新学术;2008年03期
4 夏崇兴;;浅议职业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3期
5 屈维彪;;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刘景绮;;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J];大众科技;2006年07期
7 王瑾;;树立人文理念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唐继碧;;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盖玉艳;;论素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02期
10 汪昱含;;论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正仙;;调查报告——关于学生素质的调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2 胡卫平;;“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学生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肖雁阳;;创建和谐校园,构建素质教育氛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肖雁阳;;创建和谐校园,构建素质教育氛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5 戴塔根;万方;;“产学研”三结合提高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A];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妙颜;;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开展定向运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A];2001年全国定向运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瑞霞;;大学物理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探讨[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滕玉才;戚发勇;;谈课前提问对提高航海院校学生素质的作用[A];船员管理与培训教育论文集[C];2005年
10 张万明;;班集体活动对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忠友 曹毓民;苏州科技学院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N];人民日报;2002年
2 记者马应珊;学生素质高 全国受欢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张宁 健民;学生素质 亟待加强[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4 张敏 黄擎;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落户南北湖[N];嘉兴日报;2005年
5 江苏省常州市清凉小学 马臣;在课外文体活动中提高学生素质[N];中国体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家本 张世威;植根沃野 培育壮苗[N];本溪日报;2008年
7 田华;英国怎样培养学生素质[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羽;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成为学生素质根基[N];铁岭日报;2010年
9 赵豫红;浅谈从植物学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素质[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翟帆;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树峰;数学建模教育的素质培养内涵与文化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巍;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与优化[D];南昌大学;2009年
2 吴淼;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负责制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张宏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沈银花;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1年
5 施瑾;从学生素质角度探索研究性写作教学新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倪春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7年
7 胡显芝;大学生综合智能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重庆大学;2005年
8 徐斌;高校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文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10 李尚娟;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在农村初中的使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5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2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