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性:教育人学研究的永恒命题
[Abstract]:Human na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being. Human education is the study of how education leads to the generation, sublimation and harmony of human natu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human nature, education should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being a man" and "being a human being" and the stipulation of human nature itself. The eternal and historical nature of human nature, the change and invariance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nature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human nature an eternal proposition in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humanology.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扈中平,蔡春;教育人学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陈云恺;人性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教育使命——兼论《学会生存》中的一个重要思想[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周海玲;人性是教育目的统一的基础——论《再论教育目的》的人性观[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松峰;;论文化发展的社会教育价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寸晓红;;结合高职高专特点开展“三生教育”[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李长吉;徐德华;;教学研究的起点:人的存在方式[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4 陈勇军;虞文华;董显辉;;十年来我国生存教育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李西君;姜华;;高师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师素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文雪;扈中平;;论教育的时间内涵——时间不可逆的教育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7 江岚;张廷选;;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1年18期
8 亢锦;;论启发式教学与人的主体性生成[J];教学与管理;2012年12期
9 霍翠芳;;复杂性思维视域中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育导刊;2010年10期
10 许锋华;岳伟;;课程即过程——关于过程课程观内涵的诠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2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卫平;体育与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智慧;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康世刚;数学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菁菁;小学教师自我表露调查及成因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亚梅;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西北大学;2011年
3 吴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人性论认识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瓮文允;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及局限[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艺耀;人性视野下学生全面发展观构建及其教学运作策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6 赵效江;生存教育视野下福建省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游泳课程开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繁胜;国际视野下教师人性及其发展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史琴;整体主义课程理论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焱;场域共生: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陆彩霞;论教学民主及其实现的条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广云,韩璞庚;论普世价值如何可能[J];学术月刊;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海山;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初探[J];河北学刊;1982年02期
2 周为群 ,吴建庄;简论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区别与联系[J];求是学刊;1983年03期
3 刘泽民;论“人性”[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4 周天忠;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描写的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02期
5 大光;《人·人性·人道主义·异化》[J];理论前沿;1987年07期
6 晓天 ,秀明;悲剧,不在于风流——评左云霖的长篇小说《风流天子》[J];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06期
7 郭军;;浅议具体环境规定人性[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8 杨永明;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根本特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9 谢志舟;灵魂的拯救与人性的复归——聂赫留朵夫与章永麟的人生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10 余廷明;;福克纳及其短篇小说中的异化人物[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宏邦;赵华朋;;试谈“中庸”与和谐社会的关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晓冬;;对心理学的决定论基础的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戴茂堂;;伦理学何以可能?——一个人性论视角[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沈德灿;;人性的关爱与人性探究的追求[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孟玲;;从平凡人到真英雄——解读《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英雄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彭林;;借鉴礼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赵克;;论创新型社会的人轨进程——从美国早期社会转型的完成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王月红;田波;;市场经济的人性基础和人性指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9 赵锡钧;;世纪之交爱情描写的演变探寻[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蒲若茜;;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广播学院博士 雪梅;人性与法制[N];法制日报;2002年
2 朱慧君;一首呼唤人性的悲歌[N];文学报;2003年
3 筠筑;女人性心理浪漫第一[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惠铭生;让座比年龄,比出人性之丑[N];工人日报;2007年
5 江岳;坚守人性的正面[N];文艺报;2008年
6 洪治纲;人性欲望的锐舞派对[N];文艺报;2010年
7 雷达;在社会与人性之间徘徊[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陈晓明;于人性的微妙处[N];文汇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明江;吃药能否改变人性[N];中国商报;2001年
10 王锰;“人性是我这本书的灵魂”[N];人民公安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科学教育:人性迷失与理性遍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苏健;管理与人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陈辉;现代社会制度构建的人性诉求[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王立红;大众文化理论批判[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彩玲;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张小勇;维柯教育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D];复旦大学;2007年
8 曹莹;傅雷文艺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建;人本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郭玲玲;建立在新人道主义基础上的环境伦理学[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梅;触摸恐惧[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龚祝义;丰饶的苦难[D];南昌大学;2005年
3 李静;韩愈道统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宋智宁;复杂人性的两极对话[D];河南大学;2009年
5 赵慧敏;芥川文学中对利己主义的揭露和超越[D];苏州大学;2010年
6 苏金刚;人性与权力[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阙丽群;论网络人际交往[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顾冬梅;果戈理作品中的异化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姚春波;弗洛姆“人性”思想的生存论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过娜平;在寂寞之中过掉的喜剧[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52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5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