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案例研究——源自一次真实经历的思考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distanc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mean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platforms constructed by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are used by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to carry out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natural dialogue and deep exchange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following problems: mak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natural element in daily teaching and research; balancing active and passive; taking into account immediate needs and long-term cooperation; allowing trivial and meaningful symbiosis and coexistence of freedom and norm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江苏常州前黄高级中学
【基金】:上海市200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框架、方法与样例”(编号:B05013) 华东师范大学“面向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公共课程群建设研究”(编号:J9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戴年红;我国高师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正夫;教师专业合作的模式及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殷芬;大学—中小学合作研究与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陶晓丽;我国中小学教师合作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稼杰;学校行政人员太多[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2 孙太英;进一步落实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3 ;认真抓好师资培训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8期
4 ;简讯[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5 赵宝恒;从英美中小学教育试谈教育事业的几条规律——兼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提出几点雏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我省六千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电视大学学习[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7 ;培训在职教师的几点作法[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8 闪一昌;教师培训工作小议[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9 刘可;深入山区农村 推动电化教学[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10 刘铁;法国最著名的五所高等师范学校[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耀宏;;高校教师考核定量化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陆忠兰;何云信;;制定我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的探讨[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周明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多层次群模糊综合决策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5 李竹渝;石坚;杜庆坪;;我国高校女性教师精神压力的定量分析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6 沈林岩;;成人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为教学科研服务点滴谈[A];走向新世纪——福建省第四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潘恒;;谈大学外语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8 廖香武;;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本质与人格特点[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翟晓燕;;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多重结构动态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春生;引导——高校教师的责任[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 覃祥周;越南师范教育的新天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刘华蓉 时晓玲;我真的成了“自由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翟博;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校长助理 张贵新;师大 为继续教育助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平;城市教师超编日趋严重 师范毕业生不愿下基层 农村缺教师,,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焦新;教育部门:敞开胸怀揽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记者 张真弼;教师工资财政发放[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陈帆波;久拖不决追究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郝国昆(吉林省教育学院);求真务实 不走过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吕航;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震;基于事业人假设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友玉;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珂;重庆市高校教师居住社区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向仁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淑兰;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的研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旭扬;试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模式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立刚;高校教师素质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茂艳;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艳;《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CAI课件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佑镁;电子学档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71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7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