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
[Abstract]:Cultural implication is the intrinsic attribute of mental health. Lack of cultural impli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lost its life vitality. At present,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dullness in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appeared, which makes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our school appear to have no characteristic, and the actual effect is also po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sensitivit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e should set up the idea of ecologica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stablish the local mental health standard, construct the specialize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echanism,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a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思想道德建设视野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005BZX06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向葵;阳泽;于海峰;;透视文化变迁下的个体心理状态——社会文化震荡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访谈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1期
2 陈光磊;中国人心理问题的封闭性及其超越[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景怀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心理学报;2002年03期
5 罗新红;;略论本土化心理咨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家胜,何根海;杜荀鹤仕进与引退的心理解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王培侠;;杜荀鹤诗悲情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孟祥辉;;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1期
5 任其平;;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胡韬;郭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侯yN,程利娜;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观[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晓平;;挫折理论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武铁传;;全球化对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杨爱华 ,汪名殨;对思想政治工作几个功能的探讨[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198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鑫强;张大均;;有指导电影赏析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个体差异[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龙江;杜凯;;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3 韩红艳;;大学生心理健康整合教育模式的实施策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夏毳毳;;德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夏毳毳;;德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笺;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钟贞山;社会生态人:新的人性假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1年
8 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希鹏;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余晓慧;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英;文化多样性与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黄辉;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成与发展机制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常娟;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强;基于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卫国;论道家心理健康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庆顺;“大汶口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秀平;《沉默的羔羊》中克拉丽斯·斯达林的创伤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于红春;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1年
9 王新超;网络时尚影响下的青少年人格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彩侠;FY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运行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继伦,张向葵;文化震荡与“边际人”心理调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2 景怀斌;自我心理保健若干问题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3 苏国强,马红霞,张海钟;中国本土的心理咨导形式与方法举隅[J];河西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2001年03期
4 何昭红;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5 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6 刘毓;论中国人社会化与心理咨询本土化[J];南都学坛;2002年01期
7 吴红顺 ,李恒庆;本土化: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一种新趋势[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8 杨鑫辉;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9 叶浩生;理论心理学的界定与厘正[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叶立军,姚信;关于我国心理咨询本土化研究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俊祺;;武术散打教育的文化自信[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虹;;《诗经》桑物象文化意蕴浅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赵雅妮;;“青春审美”的文化意蕴[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4 袁国兴;;《小二黑结婚》的性“情结”及其文化意蕴[J];学习与探索;1993年04期
5 肖鉴铮;中小学音乐教育应注意文化意蕴[J];音乐天地;1997年05期
6 丁世忠;民间“红蛋”的文化意蕴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7 彭志芳;再读秋雨——试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彭志芳[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吴海广;论楚凤造型艺术特征的文化意蕴[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陈才训,吕敬芬;窦娥·节妇·孝妇——窦娥形象的文化意蕴及其解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倩;李昂、张系国作品的文化意蕴及特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继平;;涪陵陈氏庄园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阮直;;“文学城市”可黏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3 刘俊霞;张宝;祝莹;;浅析书籍设计中的文化意蕴[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中红;;文化敏感与广告跨文化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张荷群;;浅析《司岗里》的文化意蕴[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绍信;;胡天胡地风骚——阿成小说的文化意蕴[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7 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8 张新宽;;“双龙穿璧”的不同形式与文化意蕴剖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游琪;;在路上(代前言)[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10 赵超;;探析多元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影响与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道山 赵世忠;白云禅寺“铁锅槐”文化意蕴考[N];商丘日报;2011年
2 林大志;诔碑之体的文学与文化意蕴[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范占英 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 峭岩;金戈铁马后的文化意蕴[N];新闻出版报;2000年
4 乔建军 中共蒲县县委书记,,本套丛书副主编;文学是一面精神的旗帜[N];山西党校报;2010年
5 西北政法学院教授 赵馥洁;论西部大开发的文化意蕴[N];西安日报;2000年
6 浩瀚;别让春联失去文化意蕴[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曲向东;中国建筑应多点文化意蕴[N];中华建筑报;2008年
8 曹林娣;苏州园林的“当代版”及其文化意蕴[N];光明日报;2002年
9 湖南省文联研究员 龙海清;端午习俗的文化意蕴及现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段林阳;烟草史演绎文化意蕴[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启才;汉代奏议的文化意蕴与美学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2 周水涛;论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D];武汉大学;2003年
3 刘明坤;李涵秋小说论稿[D];扬州大学;2008年
4 沐金华;论战争背景下的40年代女性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定春;观念与文学的双向“形塑”[D];苏州大学;2009年
6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宏复;枕顶绣的文化意蕴及象征符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9 帕孜来提·努热合买提;维吾尔现当代作家祖农·哈迪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10 何如月;汉碑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对19世纪中叶法国油画中女性形象转变缘由的探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崔微微;唐代曲江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月琴;宋词“女性化”审美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谢伦浩;副语言的文化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莹;论九十年代文化散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志凌;事死如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之国;论林语堂小说的文化意蕴[D];扬州大学;2002年
8 汤新星;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解读[D];武汉大学;2005年
9 刘丽;中国吉祥图案的衍变及其文化意蕴探究[D];吉林艺术学院;2007年
10 张岗;《玄怪录》的文化意蕴及艺术成就[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28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2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