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创造教育三题

发布时间:2018-12-13 23:55
【摘要】:体现过程哲学思想的过程论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过程论课程观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相暗合。读书、听课、做作业是学生的“正业”,艺术化的闲暇生活是学生的“居学”。创造力是在创造性的“正业”和“居学”中培养起来的。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创造潜力的、有可能完成的创造活动。
[Abstract]:The course view of process theory, which embodies the thought of process philosophy, holds that the curriculum is crea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 course view of process theor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thought are in harmony with each other. Reading, listening to classes and doing homework are students'"proper work", and artistic leisure life is their "residence". Creativity is cultivated in the creative "positive cause" and "residence study".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the right to choose creative activities that are appropriate to their creative potential and are likely to be completed.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世雁,曲跃厚;论过程哲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思洁;余斌;;翻译的哲学过程论[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晓学;从“惑”到“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锋华;论过程课程观及其教育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汪小刚;基于“过程理论”的课程理解及其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潘炳超;面向过程的网络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宝福;怀特海事件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玉乐;王洪席;;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2期

2 ;教育应提升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0期

3 赵金生;刘薇;;凸现个性与创新教育[J];中学教育;2002年07期

4 陈锡文;;谈“××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9期

5 胡文龙;;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发明家——《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读后[J];基础教育;2006年07期

6 姜毅;张俊萍;;以创新教育促进教育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7 白宏太;;办负责任的教育——福建省厦门市火炬学校十年办学纪实[J];人民教育;2011年11期

8 邹先凡;实施创造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J];中小学管理;1999年01期

9 邓颖姝;;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学[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8期

10 华丹;何兴楚;;研究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项政;项敏;;创造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结合的认识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杨进发;;陶行知先生与创造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3 车丽萍;;创造教育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李嘉曾;;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梁堂华;;浅谈徐特立的创造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尤敬党;张凤鸣;;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论纲[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7 陈家吉;;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8 曾小英;;治愈现代创造教育之病需中国传统教育之药[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熊菲;;陶行知教育思想——创造教育的指南[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于凌宇;;知识经济呼唤创造教育[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鹏;刘道玉和他的创造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舒琼 田喜书 涂玉文;武穴市创造教育之花越开越艳[N];黄冈日报;2010年

3 王灿明 南通大学创造教育研究所;观念革新“给力”创造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中国创造学会会长、上海市创造工程研究所所长 袁张度;我国的创造教育[N];光明日报;2003年

5 潘俐;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N];中国妇女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辛成;“创造教育”应该进课堂[N];铜川日报;2008年

7 盛洪;创造教育的平等与平均数[N];发展导报;2003年

8 肖川;创新教育≠创造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杜弋鹏;创造教育新优势[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许鹏;创造教育新辉煌[N];自贡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3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宇;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庆;创造教育的评价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银飞;论过程哲学视野中的教学研究范式[D];西南大学;2006年

4 漆玲玲;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春迪;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红娟;创造教育与创造性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邱阳;怀特海教育哲学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红莉;成物与成己的融合:创造教育目标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殷s,

本文编号:2377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77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8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