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育信息化助力薄弱学校内生发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08:03
  当前,薄弱学校的"薄弱"主要表征为深层次的办学质量未达标,内生发展是薄弱学校发展的最终追求。课堂教学是撬动薄弱学校内生发展的最佳着力点,教育信息化是促使薄弱学校崛起的重要因子,薄弱学校内生发展的实践路径在于以教育信息化为支撑,引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态化重构。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9年36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薄弱学校内生发展的着力点分析
二、教育信息化作用于薄弱学校的内在机理阐释
    1. 教育信息化是薄弱学校内生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
    2.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旨归在于重塑薄弱学校的生态系统
    3.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薄弱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核心理念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薄弱学校内生发展的实践路径———优化与重构课堂教学结构
    1. 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双向赋能”焕发课堂生命力
    2. 结构化教学内容,促进深度学习达成
    3. 建设和运用好数字学习资源,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4. 探索实施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J]. 曹晓明.  远程教育杂志. 2018(04)
[2]中国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选择与内生发展[J]. 褚宏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1)
[3]教育信息化:推进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J]. 任友群,郑旭东,冯仰存.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5)
[4]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J]. 何克抗.  教育研究. 2015(11)
[5]我国薄弱学校改革发展三十年[J]. 晋银峰.  课程.教材.教法. 2015(10)
[6]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J]. 任友群,吴旻瑜,刘欢,郭海骏.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1)
[7]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如何创新?——2009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的讲话[J].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10(03)
[8]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 张环宙,黄超超,周永广.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9]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新增长理论发展述评[J]. 朱勇,吴易风.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1)



本文编号:2937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937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2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