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与抑郁情绪 ——自动思维的中介与反刍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1-03-16 18:24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在学校生活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由此诱发不同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者们注意到这一现象,对大学生的压力和诱发的抑郁情绪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从抑郁的认知理论出发,去探索认知内容和认知形式对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较少。另外,前人研究大多基于问卷测量,无法克服社会赞许性等效应,可能造成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本文采用问卷测量与访谈研究两种研究方法,考察压力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自动思维与反刍的作用。论文包括两个研究,研究一考查了压力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中,自动思维和反刍思维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收集了396名上海地区大学生的数据,使用Hayes等人编制的MATRIX宏进行统计。结果发现:1.生活事件作为压力源,能够显著预测自动思维和抑郁情绪;2.自动思维能够预测被试的抑郁情绪,在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3.反刍思维能够调节自动思维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无论在冥思的条件下还是在反思的条件下,自动思维都能够正向预测被试的抑郁情绪,但是在冥思条件下,自动思维对抑郁情绪的预测力更高。研究二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7名大学生在半结构访谈中...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假设及框架图
自动思维和反思对抑郁情绪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动化思维与认知偏差对抑郁情绪的预测性研究[J]. 王翼,谢威士,徐涛.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03)
[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分析[J]. 郑郭嫄,黄晓琴. 中国学校卫生. 2014(10)
[3]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牛更枫,郝恩河,孙晓军,周宗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6)
[4]儿童心理虐待与抑郁: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J]. 宋锐,刘爱书. 心理科学. 2013(04)
[5]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因素[J]. 李玉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3)
[6]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及其性别差异[J]. 崔丽霞,史光远,张玉静,于园. 心理学报. 2012(11)
[7]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J]. 蒋逸民. 浙江社会科学. 2009(10)
[8]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试用[J]. 陈祉妍,杨小冬,李新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04)
[9]应激相关因素与首发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研究[J]. 侯红波,白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0)
[10]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J]. 刘芳芳,白丽英,谢叶鑫,叶晓云,吴传赛,陈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8)
博士论文
[1]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 杨会芹.中南大学 2007
[2]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 冯正直.西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抑郁障碍患者冗思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左丽娜.山西医科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86405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假设及框架图
自动思维和反思对抑郁情绪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动化思维与认知偏差对抑郁情绪的预测性研究[J]. 王翼,谢威士,徐涛.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03)
[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分析[J]. 郑郭嫄,黄晓琴. 中国学校卫生. 2014(10)
[3]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牛更枫,郝恩河,孙晓军,周宗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6)
[4]儿童心理虐待与抑郁: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J]. 宋锐,刘爱书. 心理科学. 2013(04)
[5]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因素[J]. 李玉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3)
[6]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及其性别差异[J]. 崔丽霞,史光远,张玉静,于园. 心理学报. 2012(11)
[7]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J]. 蒋逸民. 浙江社会科学. 2009(10)
[8]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试用[J]. 陈祉妍,杨小冬,李新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04)
[9]应激相关因素与首发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研究[J]. 侯红波,白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0)
[10]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J]. 刘芳芳,白丽英,谢叶鑫,叶晓云,吴传赛,陈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8)
博士论文
[1]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 杨会芹.中南大学 2007
[2]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 冯正直.西南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抑郁障碍患者冗思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左丽娜.山西医科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86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08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