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孤独感的影响:社会比较和自尊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3-18 17:20
孤独感是个体在建立社交关系的时候,由于不良的人际关系而感到自身与外界隔离,或者不被他人接纳,从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消极的情感体验。既有研究表明,孤独感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既有可能是个体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机制,发现导致孤独感产生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及时干预,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交网站是个体进行社交活动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新兴平台,比传统社交方式更为便捷高效。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个体使用社交网站进行社交活动已经越来越普遍。已有研究表明,社交网站的使用能够帮助个体降低孤独感,但是以往关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是如何影响孤独感水平的研究结果还有待补充,所以本研究主要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孤独感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社会比较是指个体无意识地把他人作为参照标准,进而对自己的特质进行评估,以获得自我评价的现象,是个体都会经历的普遍存在的心理体验。个体在社交网站中获得大量的社会比较信息,通过与不同的他人作比较,获得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孤独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总体评价。...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孤独感
1.1 孤独感的界定
2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
2.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的界定
2.2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的关系
3 社会比较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3.1 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社会比较与孤独感的关系
3.2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
3.3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社会比较、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
4 问题提出
4.1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意义
4.2 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程序
1 被试
2 研究工具
2.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
2.2 社会比较量表
2.3 自尊量表
2.4 孤独感量表
3 研究程序
4 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2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社会比较、自尊和孤独感的基本特点
2.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
2.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2.3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3 社会比较和自尊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3.1 上行社会比较与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
3.2 一般社会比较与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社会比较、自尊和孤独感的基本特点
2 社会比较和自尊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2.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
2.2 上行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2.3 一般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2.4 自尊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5 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2.6 一般社会比较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2.7 下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3 教育建议
4 不足和展望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 :研究工具
附录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
附录2 社会比较问卷
附录3 自尊问卷
附录4 孤独感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J]. 杨邦林,林媛媛,林谷洋,林惠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对情绪、抑郁、自尊的影响[J]. 王晨羽,徐骞,陈紫薇,林育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2)
[3]手机互联网依赖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J]. 刘沛汝,姜永志,白晓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2)
[4]自尊、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研究综述[J]. 王小新,宗利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10)
[5]大学生自尊研究概述[J]. 罗晓玲.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2(07)
[6]彝族大学生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影响的路径分析[J]. 尹绍清,赵科. 红河学院学报. 2011(04)
[7]自尊研究综述[J]. 郑顺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04)
[8]汉族与藏族中学生自尊和孤独感差异性及其与被嘲笑的相关性[J]. 周天梅,陈阶伟. 中国学校卫生. 2010(08)
[9]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依恋、自尊的关系[J]. 李彩娜,班兰美,李红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4)
[10]社会比较的动力:动机与倾向性[J]. 郭淑斌,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与孤独感的调查研究[D]. 蒋研.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社交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研究[D]. 辛小燕.广西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88664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孤独感
1.1 孤独感的界定
2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
2.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的界定
2.2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的关系
3 社会比较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3.1 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社会比较与孤独感的关系
3.2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
3.3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社会比较、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
4 问题提出
4.1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意义
4.2 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程序
1 被试
2 研究工具
2.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
2.2 社会比较量表
2.3 自尊量表
2.4 孤独感量表
3 研究程序
4 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2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社会比较、自尊和孤独感的基本特点
2.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
2.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2.3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3 社会比较和自尊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3.1 上行社会比较与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
3.2 一般社会比较与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社会比较、自尊和孤独感的基本特点
2 社会比较和自尊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2.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
2.2 上行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2.3 一般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2.4 自尊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5 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2.6 一般社会比较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2.7 下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3 教育建议
4 不足和展望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 :研究工具
附录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
附录2 社会比较问卷
附录3 自尊问卷
附录4 孤独感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J]. 杨邦林,林媛媛,林谷洋,林惠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对情绪、抑郁、自尊的影响[J]. 王晨羽,徐骞,陈紫薇,林育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2)
[3]手机互联网依赖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J]. 刘沛汝,姜永志,白晓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2)
[4]自尊、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研究综述[J]. 王小新,宗利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10)
[5]大学生自尊研究概述[J]. 罗晓玲.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2(07)
[6]彝族大学生自尊、社交行为及负性自动思维对孤独感影响的路径分析[J]. 尹绍清,赵科. 红河学院学报. 2011(04)
[7]自尊研究综述[J]. 郑顺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04)
[8]汉族与藏族中学生自尊和孤独感差异性及其与被嘲笑的相关性[J]. 周天梅,陈阶伟. 中国学校卫生. 2010(08)
[9]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依恋、自尊的关系[J]. 李彩娜,班兰美,李红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4)
[10]社会比较的动力:动机与倾向性[J]. 郭淑斌,黄希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与孤独感的调查研究[D]. 蒋研.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社交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研究[D]. 辛小燕.广西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88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08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