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试论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7-04-17 08:15

  本文关键词:试论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的塑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的塑造是我国道德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如何使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取得实效,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文章以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以道德人格的塑造为落脚点,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探讨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关系,试图从新的视角探寻以荣辱观教育塑造道德人格的有效途径。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东西方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历史演进,这里着重分析东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把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的塑造结合起来研究的思想观点,比较了东西方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差异,并得出有益的启示。 第三部分是本论题的重点部分,从一般理论层面和我国社会现实两个角度阐述了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关系。指出荣辱观教育是道德人格塑造的手段,道德人格塑造是荣辱观教育的目的,二者是一个动态统一过程。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以荣辱观教育塑造道德人格的对策思考,从公民主体自身建设、荣辱环境营造、荣辱观教育方法论选择、践行荣辱观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荣辱观教育 道德人格 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9
  • 1. 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研究现状与相关概念界定9-18
  • 1.1 研究现状分析9-10
  • 1.2 荣辱观教育相关概念解析10-14
  • 1.3 道德人格释义14-18
  • 2. 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历史演进18-30
  • 2.1 我国的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18-24
  • 2.2 西方的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24-27
  • 2.3 中西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比较及其启示27-30
  • 3. 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关系30-40
  • 3.1 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之关系的一般理论分析30-31
  • 3.2 我国当代社会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塑造的关系31-40
  • 4. 以荣辱观教育塑造道德人格的途径思考40-50
  • 4.1 内向公民主体自身建设,完善道德人格41-43
  • 4.2 外求荣辱环境营造,塑造公民健全道德人格43-45
  • 4.3 荣辱观教育的方法论选择,,在教育中塑造道德人格45-48
  • 4.4 践行荣辱观,在实践中实现道德人格的塑造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5
  • 后记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显辉;曾晓彤;;师者“三心”——试论教师的道德人格构成[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2 张颖;;大学生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实践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8期

3 田瑞华;;略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崔秋锁;;构建和谐伦理关系与培育高尚道德人格——河北农大毕业生资助病逝同学父母模范事迹的启示[J];唐都学刊;2011年04期

5 冯君伸;;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6 刘禹彤;;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及其养成[J];世纪桥;2011年15期

7 李东材;;“六艺”教育对当代人格培养的启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8 余达淮;刘静;;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关系研究的进展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9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梁蓉蓉;刘韵清;;苏轼的道德人格内涵之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胜;宋洁;;简论震卦与国运[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吕安兴;;论张謇的道德人格及其现实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石天敬;;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道德人格[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4 汪诚国;;瞿秋白的道德人格和现代理想人格[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战国;;儒家的道德人格[A];2004年学术前沿论坛哲学分会坛论文集[C];2004年

6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韩桂林;;什么是教师的最大幸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唐小益;;优化班集体管理的四种情境[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友敬;;再谈道德规律 历历不爽[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10 王善军;;中华家教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显;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科学路径[N];学习时报;2011年

2 刘新湘;培养主动积极型的道德人格[N];新疆日报(汉);2007年

3 李秋洪;道德人格与社会化: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N];光明日报;2004年

4 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专家靠什么做专家?[N];东方早报;2011年

5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王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N];光明日报;2007年

6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 韩传信;教师是“会说话的教科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赵继伦(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公民荣辱意识的道德诉求[N];吉林日报;2006年

8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阴阳赵乡初级中学 朱红力;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N];学知报;2010年

9 金柯;把“智优生”育成“资优生”[N];解放日报;2004年

10 兰秀良;恻隐之心 人应有之[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香;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宏;伪善论[D];中南大学;2012年

3 廖加林;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基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晓敏;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秦彪生;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虹;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审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梅;试论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的塑造[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放珍;论道德人格[D];中南大学;2002年

4 郭永军;道德人格词汇评定量表的编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房红丽;高校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现状及路径探析[D];山东大学;2012年

6 李静;从中学到大学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衔接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7 贺伟;论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亢丽娟;道德人格的现代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蒋翠婷;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干;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与重塑路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荣辱观教育与道德人格的塑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12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