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和网络欺负的关系:自尊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4-11 01:27
  众所周知,传统的校园欺凌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欺凌行为——网络欺负。网络欺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其危害性并不低于现实欺凌。本研究从影响网络欺负行为的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入手,对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自尊、自我控制和网络欺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旨为青少年网络欺负现象的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采用心理测量法,通过《父母心理控制量表》、《自尊量表》、《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和《网络欺负问卷》对河北省初一至高三年级800名学生的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自尊水平、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网络欺负情况进行了测查。运用SPSS以及Process对数据结果进行了检验分析。研究二采用访谈法,通过自编的访谈提纲,对研究一中网络欺负得分高的20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半结构性访谈。采用Nvivo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基于两部分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青少年的父母心理控制、自尊、自我控制和网络欺负在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感知的父亲心理控制水平、自尊水平和情绪自控要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控制...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少年父母心理控制和网络欺负的关系:自尊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词频云

树状图,聚类分析,父母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5.3.3聚类分析结果运用探索功能,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5-2。图5-2聚类分析图本研究采用了节点聚类法,以单词相似性为依据。由树状图可知,每种颜色代表一个分类。共划分为9个类型,比如无父母心理控制、父母心理控制影响网络欺负等等。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可了解节点之间的相关程度。同时,通过比较每个节点的覆盖率,可归纳出父亲心理控制-自尊-行为自控-网络欺负和母亲心理控制-自尊-思维自控-网络欺负这两个影响路径。研究结果与假设一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非线性关系:自尊的调节作用[J]. 刘艳春,陈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4)
[2]同伴侵害和网络欺负: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张雪晨,褚晓伟,范翠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1)
[3]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 赵宝宝,金灿灿,吴玉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6)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自尊的关系:父母卷入的中介作用[J]. 周春燕,万丽君,宋静静,黄海,李林,刘陈陵.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6)
[5]父母教养对学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及教养策略探讨[J]. 吴梦希,魏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11)
[6]父母监控与青少年自我控制:父亲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分析[J]. 邓林园,刘丹,徐洁.  中国特殊教育. 2018(11)
[7]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网络欺负的关系:抑郁情绪的中介作用[J]. 植凤英,杨旭宗,尹彩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8]外倾性人格与网络欺负:网络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丁亮,郑显亮.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05)
[9]父母心理控制的发展趋势及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影响:一项三年追踪研究[J]. 孙丽萍,田微微,边玉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4)
[10]中国青少年互联网心理与行为研究及展望[J]. 徐碧波,谢涵,林崇德,吴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3)



本文编号:3130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130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