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7-04-28 22:04

  本文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批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以民族-国家理论为研究纲领,先分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杜威教育思想批判运动,后揭示这一运动的意义,试图为推动当代中国教育学的自我审视做贡献。 导论部分,先阐述问题以及研究价值,后梳理紧密相关的研究文献,再说明本文选取的民族-国家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的可行性。 第一章从外源性危机导引下的应对策略和革命式现代化之路对人主观意志的诉求而催生的思想改造两个方面考察了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历史缘由。其中特别强调,民族主义的排外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民族主义的政党在现代化建设上带有浓重的反殖民主义情绪。 第二章分序曲、展开和深化三个阶段概述了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历程。序曲阶段主要是对陶行知的批判,展开阶段主要是对胡适的批判,深化阶段是对杜威本人的批判。 第三章概括并讨论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焦点。从教育本质论批判、教育目的论批判、教学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论”批判和德育论批判五个方面展开。 第四章揭示杜威教育思想批判文本在话语方式、行文逻辑和论证范式上的特色,并考察了形成批判文本这一特色的内外因素。 最后一章主要是聚焦于杜威教育思想批判与当代中国教育学之间关系的探讨,通过考察这种批判给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推动当代中国教育学去审视自我。
【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学 批判 民族-国家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0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论10-32
  • 第一节 问题与意义10-15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10-12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2-15
  • (一) 全面认识“杜威与中国”的需要12-13
  • (二) 反思研究方法、批判范式的需要13-15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5-24
  •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15-20
  • (一) 对“杜威批判”范式的初步超越15-17
  • (二) 全新评价与深入研究17-20
  •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20-22
  • 三、文献综述小结22-24
  • 第三节 研究方法24-32
  • 一、课题研究的分析框架选取24-25
  • 二、民族-国家理论的基本内涵25-27
  • 三、民族-国家理论的核心论题27-32
  • (一) 领土、主权与民族主义27-28
  • (二) 权力、监控与意识形态28-30
  • (三) 现代化30-32
  • 第一章 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缘起32-45
  • 第一节 战争、生存性问题与应对策略32-38
  • 一、中共的态度转向与“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形成32-34
  • 二、领土主权危机与仇外民族主义情绪34-38
  • 第二节 革命、现代化与意识形态38-45
  • 一、“继续革命”理念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38-40
  • 二、“革命式”现代化之路与“改良的”唯心主义思想清除40-45
  • 第二章 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历程45-57
  • 第一节 序曲:批判陶行知45-49
  • 一、学习“实践论”与打倒“武训精神”45-46
  • 二、“陶行知为什么歌颂武训?”46-49
  • 第二节 展开:批判胡适49-53
  • 一、民族主义的主权导向与公民身份权利的丧失49-50
  • 二、从“红楼梦研究”批判到胡适批判50-53
  • 第三节 深化:批判杜威53-57
  • 一、“彻底肃清美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53-54
  • 二、“批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建设的重要任务”54-57
  • 第三章 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焦点57-78
  • 第一节 教育本质论批判57-61
  • 一、主观唯心论与“经验的”教育本质论57-58
  • 二、庸俗进化论与“生长的、生活的”教育本质论58-61
  • 第二节 教育目的论批判61-65
  • 一、虚伪的教育目的论61-63
  • 二、矛盾的教育目的论63-65
  • 第三节 教学理论批判65-70
  • 一、强调经验、否定学科的课程论65-66
  • 二、反科学的“试误”式教学方法论66-70
  • 第四节 “儿童中心论”批判70-74
  • 一、“本能”的儿童中心论70-72
  • 二、“个人主义”的儿童中心论72-74
  • 第五节 德育论批判74-78
  • 一、性质判定: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教育论74-75
  • 二、目的判定:培养“有用的好人”的道德教育论75-78
  • 第四章 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文本78-92
  • 第一节 词语选择、语气与批判话语78-83
  • 一、用词、语气的圈定与批判话语的形式化、标准化78-80
  • 二、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80-83
  • 第二节 行文逻辑、结构编排与批判范式83-92
  • 一、单一化的论证框架与口号化的结尾83-85
  • 二、片面式的论证方法与非此即彼的批判范式85-89
  • 三、社会控制、“权力中的知识分子”及其“思想改造”89-92
  • 第五章 杜威教育思想批判与新中国教育学92-106
  • 第一节 杜威批判、“全盘苏化”与凯洛夫教育学92-98
  • 一、“旧”教育学的改造与“新”教育学的“全盘苏化”92-95
  • 二、凯洛夫教育学对新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影响95-98
  • 第二节 杜威批判、教育革命与“语录式”教育学98-104
  • 一、“教育大革命”与教育学的政策化、方针化98-100
  • 二、“文化大革命”与“语录式”教育学的形成100-104
  • 结束语104-106
  • 参考文献106-114
  • 一、中文著作类106-107
  • 二、中译本类107-109
  • 三、外文著作类109-110
  • 四、学位论文类110
  • 五、中文期刊类110-113
  • 六、外文期刊类113
  • 七、报纸与网络资源类113-114
  • 后记114-1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河;;解读杜威[J];教育;2008年20期

2 任钟印;;杜威简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3 张宁娟;;学术批评与教育学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4 刘秋菊;;杜威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年24期

5 石为华;;学校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杜威教育思想简述[J];教育科学论坛;2002年02期

6 牛利华;;教育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考辩——历史、现实及其未来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7期

7 姬建峰;;教育学理论的开放性品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何君;谭静;;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消费导刊;2009年10期

9 张楠;;从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寻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支撑[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10 王敏;;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学溥;;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几点认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杨善发;;试论夸美纽斯的教育研究法——类比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卜玉华;;试论人文学科领域中的教育学尺度[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马克·第帕普;;谈谈世界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贾凡;;成人教育学寻找母学科之路——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之思考[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马佳宏;王琴;尹春杰;;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基于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论文的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乐乐;想象力之于教育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杨捷;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伍红林;调准我们教育学的焦距和色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吴晶;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揭晓[N];西部时报;2007年

5 周东浩;个案与统计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周霖;重建教育理论创新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翟晋玉;在“做”中“教”与“学”[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苗子孝;“三启”与教改[N];山西日报;2001年

9 钟启泉;告别“罐装” 走近真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舒 文;中国教育学走过沧桑百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彬彬;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建构[D];天津大学;2011年

3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罗德红;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关系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世国;“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丽丽;民国初期教育学话语建构及其方法论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江涛;教育学的本土立场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燕敏;论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辛萌;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D];山西大学;2011年

6 谭继培;教育即建构[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惠雨;论教育学话语的若干问题及未来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建徽;教育即引导[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慧敏;十九世纪英国教育学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惠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批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33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d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