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芬兰“现象教学”的理念、内涵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24 04:52
  芬兰教育历来备受世界瞩目,这与其积极有效的教育改革密切相关。2016年8月,芬兰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基于主题的"现象教学"。"现象教学"顺应全球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了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横越能力,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更加关注师生互动,协同合作。这对我国基础教育有诸多启示: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生活为基础,增强教学内容的综合化;以互动为依托,构建协同合作的教学过程。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9,(3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现象教学”提出的缘起
    1.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芬兰教育提出新要求
    2.“现象教学”重视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3. 芬兰分科教学的客观局限呼唤“现象教学”
二、芬兰实施“现象教学”的理念追求
    1. 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2. 促进学生多元智能提升的发展理念
    3. 倡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建构的学习理念
三、芬兰“现象教学”变革的内涵
    1. 培养学生横越能力的教学目标
    2. 关照生活世界的综合性教学内容
    3. 师生互动、协同合作的教学过程
四、“现象教学”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1. 以学生为中心,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 以生活为基础,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3. 以互动为依托,构建协同合作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芬兰新课改到底“新”在哪?[J]. 王岩,蔡瑜琢.  人民教育. 2016(24)
[2]“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教育学意蕴——基于芬兰教育教学经验的理论思考[J]. 何善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3)



本文编号:3359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359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