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宽与近代温州文教事业
发布时间:2021-09-17 04:25
作为清末民初浙南的地方教育家、学者,刘绍宽积极投身温州教育、文化事业,从而在浙江教育史、文化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奠定了其重要地位。论文全面呈现了刘绍宽在教育、文化方面的作为。他自幼家贫,少时便勤学苦读,以读书入仕为职志。但屡次科场失意使他转变思想,逐步走出科举的窠臼。甲午戊戌之间,刘绍宽受维新思想之感召,主张停废科举,思想为之大变。新政时期,他积极参与地方学务,与乡友一同致力于温州教育近代化。为全面革新温州教育,负笈东游,察访日本学制,编成《东瀛观学记》,为温州地方学务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温州府中学堂的创建中,刘绍宽东奔西走、不辞辛劳的筹款、聘师,为学堂创办倾注心力,温州学务也逐渐步入正轨。进入民国后,刘绍宽虽身入政界,但仍不忘于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他积极投身《平阳县志》的修纂、乡贤遗著的搜集整理以及参与各类诗社活动,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注入了新鲜活力。受时代所限,刘绍宽的思想观点也存有不足之处,但他对近代温州教育、文化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值得充分肯定。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创新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之间:刘绍宽早年的教育经历
1.1 刘绍宽的家世与求学
1.1.1 刘绍宽的家世及影响
1.1.2 刘绍宽的求学生涯
1.2 刘绍宽的西学认知与废科思想的转变
1.2.1 初涉西学与科考之途
1.2.2 戊戌朝考:刘绍宽对科举的失望
第二章 “师法东瀛”:赴日考察学制
2.1 赴日背景与旅日观感
2.1.1 赴日背景
2.1.2 出行体验与观感
2.2 刘绍宽的学制考察
2.2.1 访察日本中小学校
2.2.2 考察师范、女子教育
第三章 兴学育材:介入温州地方教育
3.1 由“塾师”到“教员”:刘绍宽的身份转型与学堂初兴
3.1.1 处常与求变:刘绍宽的塾师生活
3.1.2 身入办学新潮
3.2 地方学务的繁荣期:主政温州府中学堂
3.2.1 温处学务分处与温州府中学堂之筹建
3.2.2 主政与整治:刘绍宽与温州中学堂
第四章 进入民国:参与地方文化事业
4.1 重修《平阳县志》
4.1.1 新志创作缘起
4.1.2 资料的搜求与考订
4.1.3 《平阳县志》内容及其价值
4.2 文献整理与文化传承
4.2.1 参与瓯风社的创办
4.2.2 整理地方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397959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创新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之间:刘绍宽早年的教育经历
1.1 刘绍宽的家世与求学
1.1.1 刘绍宽的家世及影响
1.1.2 刘绍宽的求学生涯
1.2 刘绍宽的西学认知与废科思想的转变
1.2.1 初涉西学与科考之途
1.2.2 戊戌朝考:刘绍宽对科举的失望
第二章 “师法东瀛”:赴日考察学制
2.1 赴日背景与旅日观感
2.1.1 赴日背景
2.1.2 出行体验与观感
2.2 刘绍宽的学制考察
2.2.1 访察日本中小学校
2.2.2 考察师范、女子教育
第三章 兴学育材:介入温州地方教育
3.1 由“塾师”到“教员”:刘绍宽的身份转型与学堂初兴
3.1.1 处常与求变:刘绍宽的塾师生活
3.1.2 身入办学新潮
3.2 地方学务的繁荣期:主政温州府中学堂
3.2.1 温处学务分处与温州府中学堂之筹建
3.2.2 主政与整治:刘绍宽与温州中学堂
第四章 进入民国:参与地方文化事业
4.1 重修《平阳县志》
4.1.1 新志创作缘起
4.1.2 资料的搜求与考订
4.1.3 《平阳县志》内容及其价值
4.2 文献整理与文化传承
4.2.1 参与瓯风社的创办
4.2.2 整理地方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397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39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