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教学视域下SPOC教学活动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6:52
信息快速更迭的互联网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已成为我国大学生面临的一大学习困境。近年来在线教学发展迅速,多种教学形式应运而出,SPOC的出现进一步解决了MOOC中存在的一系列弊端。本研究通过对理解性教学研究现状和SPOC研究现状的分析,将理解性教学理论与SPOC教学活动进行结合设计教学过程,构建了促进理解的SPOC及评价方案。通过教学的目标设计、评价设计和活动设计三个方面对整个教学过程内容进行设计与实践,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促进理解的SPOC教学活动能够在具体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理解效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分为三个主要模块,首先通过理解性教学的理论对教学目标、评价与活动进行设计,构建了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层次的理解SPOC活动模型;其次,采取行动研究和准实验研究的方法,依托本科生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法》进行促进理解的SPOC课程活动设计与实施,在迭代循环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反思总结与数据反馈、不断改进;最后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完善了促进理解的SPOC活动模型和评价方式,验证了理解性教学视域下的SPOC活动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效果。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框架图
12第三章理解性教学视域下SPOC教学活动与评价设计3.1促进理解的SPOC模型设计理解性教学视域下SPOC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如图所示,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于理解性教学的核心教学理念,模型的第二部分是形成指向理解性教学的教学条件,分别从目标、基本问题、表现性任务、学习活动、评价等五个教学过程要素进行融合设计,研究通过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围绕理解性教学进行设计,以确保学生多维度理解性学习的发生。第三部分更加具体的指向SPOC课堂学习活动设计,SPOC课堂主要包括包含三大的学习活动,即课前自主学习活动(预习)、课中合作学习活动和课中的问题化教学活动。该模型从教学的各个层面落实理解性教学理念,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为提高和改善促进理解的SPOC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保证。促进理解的SPOC模型设计如下图所示:图1促进理解的SPOC教学模型设计3.2目标设计在第一阶段,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目标的设计,确定期望的结果。比如:
52图2对照班小组讨论汇总思维导图示例1图3对照班小组讨论汇总思维导图示例2图4对照班小组讨论汇总思维导图示例3这三张图是对照班对于情境教学法的课堂讨论汇总所编制的思维导图,从这三张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情境教学法得字,有的关于名称,字写的都是错的,而在实验班中关于情境教学法,这个“境”字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弹幕发送自己发现了问题,有的学生弹幕发错字,教师已经进行了纠正和区分。手写的合用思维导图软件绘制的这三个图可以看出,他们只是对于课程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呈现与总结缺乏理解和思考的内容,只是抓取了一些关键词或者解释了一下概念,将其汇总成思维导图的形式上交对于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对照班的小组讨论质量不是很高,汇总的思维导图也比较简单,内容不够深入。(2)以下是实验班学生上传的部分作业示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促进理解的在线同伴互评机制研究[J]. 王妍莉,杨彦军,崔向平. 现代教育技术. 2018(12)
[2]基于扎根理论的藏汉双语理解性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 王妍莉,白文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6(02)
[3]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投入特点及年级差异[J]. 高晓雷,高蕾.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2)
[4]技术促进理解的藏族学生汉语教学策略研究[J]. 王妍莉.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2)
[5]当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崔文琴. 高教探索. 2012(06)
[6]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学设计的转型——基于理解的视角[J]. 陈明选,刘径言.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8)
[7]基于信息熵的课堂教学过程量化评价模型[J]. 李万春,朱云东,刘朝丽.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1)
[8]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方来坛,时勘,张风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6)
[9]网络教育呼唤理解性教学[J]. 陈明选,陈艳.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0)
[10]走向“理解性教学”——网络环境下教学转型的理性构想[J]. 王健,陈明选. 电化教育研究. 2007(11)
博士论文
[1]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 吕林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与主动性人格的关系:未来取向与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D]. 李方婕.河南大学 2018
[2]面向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李昊.河南大学 2018
[3]英语教师自主支持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D]. 于丹丹.广西大学 2015
[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理解性学习研究[D]. 陈舒.江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48464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框架图
12第三章理解性教学视域下SPOC教学活动与评价设计3.1促进理解的SPOC模型设计理解性教学视域下SPOC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如图所示,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于理解性教学的核心教学理念,模型的第二部分是形成指向理解性教学的教学条件,分别从目标、基本问题、表现性任务、学习活动、评价等五个教学过程要素进行融合设计,研究通过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围绕理解性教学进行设计,以确保学生多维度理解性学习的发生。第三部分更加具体的指向SPOC课堂学习活动设计,SPOC课堂主要包括包含三大的学习活动,即课前自主学习活动(预习)、课中合作学习活动和课中的问题化教学活动。该模型从教学的各个层面落实理解性教学理念,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为提高和改善促进理解的SPOC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保证。促进理解的SPOC模型设计如下图所示:图1促进理解的SPOC教学模型设计3.2目标设计在第一阶段,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目标的设计,确定期望的结果。比如:
52图2对照班小组讨论汇总思维导图示例1图3对照班小组讨论汇总思维导图示例2图4对照班小组讨论汇总思维导图示例3这三张图是对照班对于情境教学法的课堂讨论汇总所编制的思维导图,从这三张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情境教学法得字,有的关于名称,字写的都是错的,而在实验班中关于情境教学法,这个“境”字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弹幕发送自己发现了问题,有的学生弹幕发错字,教师已经进行了纠正和区分。手写的合用思维导图软件绘制的这三个图可以看出,他们只是对于课程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呈现与总结缺乏理解和思考的内容,只是抓取了一些关键词或者解释了一下概念,将其汇总成思维导图的形式上交对于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对照班的小组讨论质量不是很高,汇总的思维导图也比较简单,内容不够深入。(2)以下是实验班学生上传的部分作业示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促进理解的在线同伴互评机制研究[J]. 王妍莉,杨彦军,崔向平. 现代教育技术. 2018(12)
[2]基于扎根理论的藏汉双语理解性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 王妍莉,白文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6(02)
[3]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投入特点及年级差异[J]. 高晓雷,高蕾.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2)
[4]技术促进理解的藏族学生汉语教学策略研究[J]. 王妍莉.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2)
[5]当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崔文琴. 高教探索. 2012(06)
[6]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学设计的转型——基于理解的视角[J]. 陈明选,刘径言.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8)
[7]基于信息熵的课堂教学过程量化评价模型[J]. 李万春,朱云东,刘朝丽.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1)
[8]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方来坛,时勘,张风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6)
[9]网络教育呼唤理解性教学[J]. 陈明选,陈艳.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0)
[10]走向“理解性教学”——网络环境下教学转型的理性构想[J]. 王健,陈明选. 电化教育研究. 2007(11)
博士论文
[1]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 吕林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与主动性人格的关系:未来取向与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D]. 李方婕.河南大学 2018
[2]面向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李昊.河南大学 2018
[3]英语教师自主支持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D]. 于丹丹.广西大学 2015
[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理解性学习研究[D]. 陈舒.江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48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44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