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01:55
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完成各项发展目标的智力支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担负培养受教育者的重大使命,其质量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如何保障教师教师质量,创建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成为各国教育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实施教师教育认证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项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制度,各国纷纷积极投身于教师教育认证工作,我国也毫不例外地积极推动该项工作。目前,我国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处于起步阶段,学习国际教师教育认证理论,借鉴和吸取他国实践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印度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在教师教育领域面临许多相似性问题。本研究运用比较视角,通过收集与分析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的大量文献资料,确定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印度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专业化教师的大量需求时,建立了怎样的教师教育认证制度以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其经验能否为我国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带来启示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探究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建立背景,梳理其发展过程,介绍现行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探...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开展教师教育认证是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1.1.2 我国教师教育认证需要吸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1.1.3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建设或许可为我国带来启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标准的研究
1.2.2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程序的研究
1.2.3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成效的研究
1.2.4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改革的研究
1.2.5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国别比较的研究
1.2.6 已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1.3 概念界定
1.3.1 教师教育
1.3.2 教师教育认证
1.3.3 教师教育认证制度
1.4 研究问题、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1 丰富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系统研究
1.6.2 丰富教师教育领域内中印两国的比较研究
2.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建立背景
2.1 教师教育机构缺乏监管,质量不等
2.2 印度政府高度重视教师教育质量
2.3 NAAC开展高等教育认证为开展教师教育认证带来启示意义
3.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过程
3.1 单一机构认证阶段:NCTE与NAAC合作时期
3.1.1 NAAC的建立及其职能
3.1.2 认证标准
3.1.3 认证程序
3.1.4 评价
3.2 项目与机构双重认证阶段:QCI与NCTE合作时期
3.2.1 QCI的建立及其职能
3.2.2 QCI取代NAAC的原因
3.2.3 认证标准
3.2.4 认证程序
4.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概况
4.1 认证目标
4.2 认证主体
4.2.1 全国教师教育委员会(NCTE)
4.2.2 质量委员会(QCI)
4.3 认证对象
4.3.1 教师教育项目
4.3.2 教师教育机构
4.4 认证标准
4.4.1 教师教育项目认证标准
4.4.2 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
4.5 认证程序
4.5.1 教师教育项目认证程序
4.5.2 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程序
4.6 认证结果
4.6.1 教师教育项目认证结果判定
4.6.2 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结果判定
5.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优点与不足
5.1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优点
5.1.1 以产出为导向,关注学习成果评估
5.1.2 程序规范,强调自评与持续改进
5.1.3 开展双重认证,扩大认证对象
5.1.4 发挥信息化优势,认证高效
5.2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不足
5.2.1 缺少地方性的专业认证机构,效率有待提高
5.2.2 尚未分级分类的认证标准待健全
5.2.3 机构排名相对固化遭质疑
6.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6.1 加强省部协同,发挥地方力量
6.2 规范认证程序,促进持续改进
6.3 加强信息化认证,提高效率
6.4 发挥认证结果的最大效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本文编号:3463736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开展教师教育认证是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1.1.2 我国教师教育认证需要吸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1.1.3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建设或许可为我国带来启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标准的研究
1.2.2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程序的研究
1.2.3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成效的研究
1.2.4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改革的研究
1.2.5 关于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国别比较的研究
1.2.6 已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1.3 概念界定
1.3.1 教师教育
1.3.2 教师教育认证
1.3.3 教师教育认证制度
1.4 研究问题、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1 丰富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系统研究
1.6.2 丰富教师教育领域内中印两国的比较研究
2.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建立背景
2.1 教师教育机构缺乏监管,质量不等
2.2 印度政府高度重视教师教育质量
2.3 NAAC开展高等教育认证为开展教师教育认证带来启示意义
3.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过程
3.1 单一机构认证阶段:NCTE与NAAC合作时期
3.1.1 NAAC的建立及其职能
3.1.2 认证标准
3.1.3 认证程序
3.1.4 评价
3.2 项目与机构双重认证阶段:QCI与NCTE合作时期
3.2.1 QCI的建立及其职能
3.2.2 QCI取代NAAC的原因
3.2.3 认证标准
3.2.4 认证程序
4.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概况
4.1 认证目标
4.2 认证主体
4.2.1 全国教师教育委员会(NCTE)
4.2.2 质量委员会(QCI)
4.3 认证对象
4.3.1 教师教育项目
4.3.2 教师教育机构
4.4 认证标准
4.4.1 教师教育项目认证标准
4.4.2 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
4.5 认证程序
4.5.1 教师教育项目认证程序
4.5.2 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程序
4.6 认证结果
4.6.1 教师教育项目认证结果判定
4.6.2 教师教育机构认证结果判定
5.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优点与不足
5.1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优点
5.1.1 以产出为导向,关注学习成果评估
5.1.2 程序规范,强调自评与持续改进
5.1.3 开展双重认证,扩大认证对象
5.1.4 发挥信息化优势,认证高效
5.2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的不足
5.2.1 缺少地方性的专业认证机构,效率有待提高
5.2.2 尚未分级分类的认证标准待健全
5.2.3 机构排名相对固化遭质疑
6. 印度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6.1 加强省部协同,发挥地方力量
6.2 规范认证程序,促进持续改进
6.3 加强信息化认证,提高效率
6.4 发挥认证结果的最大效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本文编号:3463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46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