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生成逻辑与发展方向:基于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3 07:42
相关政策文本和理论研究文献表明,"核心素养"的出现,主要为了因应后工业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经济竞争以及国家发展需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提升教育质量,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素养"实为"通用能力",具有超越的特性,应从知识、智力和理解维度进行界定、遴选和落实,力求促进个体、家庭、国家、世界的共同进步。未来,"通用能力"应由工商业领袖主导开发和调整,也将重视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代教育向古典人文教育的复归。
【文章来源】:外国教育研究. 2019,46(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6 页
【文章目录】:
一、译名问题与“核心素养”的产生背景
(一)“key competences/competencies”并非通用术语
(二)众所周知的“核心素养”其实就是“通用能力”
(三)西方人并不关注“核心素养”或“核心能力”
二、落实难题与“核心素养”的生成逻辑
(一)“核心素养”的目标定位自相矛盾
(二)诸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梳理
(三)“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不受重视
三、人的危机与“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
(一)人类面临严重的“存在”危机
(二)后工业信息时代有了新变化和新特点
(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能力和品质就是“核心素养”
(四)“转向高阶学习”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四、超越本质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韩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 吕君,韩大东. 基础教育. 2019(01)
[2]核心素养的哲学解读及其实践启示[J]. 冯友梅,颜士刚. 基础教育. 2018(03)
[3]超越“核心素养”[J]. 沈章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12)
[4]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6]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褚宏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1)
[7]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 裴新宁,刘新阳. 全球教育展望. 2013(12)
本文编号:3473305
【文章来源】:外国教育研究. 2019,46(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6 页
【文章目录】:
一、译名问题与“核心素养”的产生背景
(一)“key competences/competencies”并非通用术语
(二)众所周知的“核心素养”其实就是“通用能力”
(三)西方人并不关注“核心素养”或“核心能力”
二、落实难题与“核心素养”的生成逻辑
(一)“核心素养”的目标定位自相矛盾
(二)诸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梳理
(三)“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不受重视
三、人的危机与“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
(一)人类面临严重的“存在”危机
(二)后工业信息时代有了新变化和新特点
(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能力和品质就是“核心素养”
(四)“转向高阶学习”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四、超越本质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韩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 吕君,韩大东. 基础教育. 2019(01)
[2]核心素养的哲学解读及其实践启示[J]. 冯友梅,颜士刚. 基础教育. 2018(03)
[3]超越“核心素养”[J]. 沈章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12)
[4]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6]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褚宏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1)
[7]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 裴新宁,刘新阳. 全球教育展望. 2013(12)
本文编号:3473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47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