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析视阈下在线学习行为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11:09
传统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方法通常将学习过程割裂成独立的行为操作单元,不利于从整体分析把握在线学习活动的过程与规律。学习分析视阈下的行为模式分析则从学习行为之间的时间序列与相互关系入手,旨在揭示个体和学习群体的学习行为特征,识别不同学习群体的行为差异,诊断学习活动中的关键学习事件并预测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学习分析视域下包含描述性、诊断性、预测性三个维度相结合的在线行为模式分析框架,以Wiki协作知识建构行为模式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滞后序列分析等方法对Wiki编辑行为模式进行三个维度的分析与探索。结果表明,Wiki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倾向于不断精炼、补充修改内容;在知识联结、知识收敛等高层次的知识建构行为中,高低成就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进一步凝练关键行为序列建立预测行为序列集,为预测高水平协作编辑绩效提供支持。整合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的学习行为模式分析框架对于探索在线学习行为规律与预测学习绩效具有重要价值。
【文章来源】: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学习行为模式分析框架
根据残差表绘制行为序列转换图,结果如图2所示。从总体行为序列转换图可以看出,在协作知识建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倾向于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某一行为,如不断增加共享(PIA-PIA,Z-score=32.1)、完善共享(PIB-PIB,Z-score=21.29)等。整体编辑行为会出现补充修改与精炼修改的行为循环,表现为学习者在对他人编辑内容进行补充操作后,会进一步对他人的编辑内容进行精炼修改(PIIB-PIIC,Z-score=4.65)。精炼修改完成后,学习者倾向于再次进行内容的补充完善操作(PIIC-PIIB,Z-score=5.22)。这个行为循环表明Wiki协作知识建构中,内容的补充与精炼是一个交替出现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补充修改与不断精炼修改的循环,形成学习内容之间的有效联结与深度凝练。论证完善后的自我修正表明学习者可能会及时在学习内容修正完善后进行自我修改与反思(PIIA-PIID,Z-score=2.22)。
高成就组三阶段的具体行为表征如下。在知识共享阶段,新增共享和完善共享的行为频率分别为27.43%和11.12%,与低成就组相近。在知识联结阶段,高成就组的行为主要集中在论证完善(10.18%)和自我修正(6.13%)。论证完善和自我修正主要是对个人编辑内容的补充与修改,这一行为数据偏高说明在进行小组讨论后,学习者个人会积极反思并听取小组意见进而对编辑内容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修改,显示组内协作水平比较高,学习者的反思水平更加深入。研究者绘制了高低成就组的行为模式转换图,如图3、图4所示,以便更深层次地探索高低成就组在协作编辑行为模式上的特征与差异。图4 高成就组行为转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习测评大数据支撑下面向知识点的学习预警建模与仿真[J]. 王均霞,俞壮,牟智佳,李雨婷.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4)
[2]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式及其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网络学习资源视角的实证研究[J]. 赵呈领,李敏,疏凤芳,黄琰.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4)
[3]群体在线学习过程分析:学习者角色的动态转换[J]. 郝祥军,王帆,彭致君,董吉玉.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3)
[4]学习分析促进学习的作用机制与内在逻辑[J]. 毛刚.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5)
[5]特征工程:学习分析中识别行为模式的重要方法[J]. 欧阳嘉煜,范逸洲,罗淑芳,纪九梅,汪琼.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4)
[6]基于行为序列的学习过程分析与学习效果预测[J]. 江波,高明,陈志翰,王小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2)
[7]高校SPOC环境下学习者行为序列的差异性分析研究[J]. 刘智,王亚妮,郑年亨,刘三,孙建文,杨重阳.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7)
[8]基于行为序列分析对在线学习参与模式的探索[J]. 李爽,钟瑶,喻忱,程罡,魏顺平.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3)
[9]基于学习投入理论的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研究——以“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J]. 马志强,苏珊,张彤彤.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1)
[10]学习分析视域下的学习者模型研究脉络与进展[J]. 马志强,苏珊.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04)
博士论文
[1]学习分析的贝叶斯网络隐马尔柯夫链模型研究[D]. 宋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评价[D]. 王丽娜.陕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7131
【文章来源】: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学习行为模式分析框架
根据残差表绘制行为序列转换图,结果如图2所示。从总体行为序列转换图可以看出,在协作知识建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倾向于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某一行为,如不断增加共享(PIA-PIA,Z-score=32.1)、完善共享(PIB-PIB,Z-score=21.29)等。整体编辑行为会出现补充修改与精炼修改的行为循环,表现为学习者在对他人编辑内容进行补充操作后,会进一步对他人的编辑内容进行精炼修改(PIIB-PIIC,Z-score=4.65)。精炼修改完成后,学习者倾向于再次进行内容的补充完善操作(PIIC-PIIB,Z-score=5.22)。这个行为循环表明Wiki协作知识建构中,内容的补充与精炼是一个交替出现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补充修改与不断精炼修改的循环,形成学习内容之间的有效联结与深度凝练。论证完善后的自我修正表明学习者可能会及时在学习内容修正完善后进行自我修改与反思(PIIA-PIID,Z-score=2.22)。
高成就组三阶段的具体行为表征如下。在知识共享阶段,新增共享和完善共享的行为频率分别为27.43%和11.12%,与低成就组相近。在知识联结阶段,高成就组的行为主要集中在论证完善(10.18%)和自我修正(6.13%)。论证完善和自我修正主要是对个人编辑内容的补充与修改,这一行为数据偏高说明在进行小组讨论后,学习者个人会积极反思并听取小组意见进而对编辑内容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修改,显示组内协作水平比较高,学习者的反思水平更加深入。研究者绘制了高低成就组的行为模式转换图,如图3、图4所示,以便更深层次地探索高低成就组在协作编辑行为模式上的特征与差异。图4 高成就组行为转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习测评大数据支撑下面向知识点的学习预警建模与仿真[J]. 王均霞,俞壮,牟智佳,李雨婷.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4)
[2]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式及其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网络学习资源视角的实证研究[J]. 赵呈领,李敏,疏凤芳,黄琰.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4)
[3]群体在线学习过程分析:学习者角色的动态转换[J]. 郝祥军,王帆,彭致君,董吉玉.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3)
[4]学习分析促进学习的作用机制与内在逻辑[J]. 毛刚.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5)
[5]特征工程:学习分析中识别行为模式的重要方法[J]. 欧阳嘉煜,范逸洲,罗淑芳,纪九梅,汪琼.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4)
[6]基于行为序列的学习过程分析与学习效果预测[J]. 江波,高明,陈志翰,王小霞.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2)
[7]高校SPOC环境下学习者行为序列的差异性分析研究[J]. 刘智,王亚妮,郑年亨,刘三,孙建文,杨重阳.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7)
[8]基于行为序列分析对在线学习参与模式的探索[J]. 李爽,钟瑶,喻忱,程罡,魏顺平.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3)
[9]基于学习投入理论的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研究——以“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J]. 马志强,苏珊,张彤彤.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1)
[10]学习分析视域下的学习者模型研究脉络与进展[J]. 马志强,苏珊.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04)
博士论文
[1]学习分析的贝叶斯网络隐马尔柯夫链模型研究[D]. 宋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评价[D]. 王丽娜.陕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7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48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