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培智学校新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18:41
  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让特殊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培智学校教师的培养和专业化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能力作为教师专业水平中最关键的部分,它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均为培智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指明了方向。培智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用特定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包括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学认知能力、课堂教学阶段的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完成阶段的反思和评价能力。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努力适应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培智学校的发展以及特殊教育质量。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研究依据,自编《培智学校新教师教学能力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从教学能力的三个维度来设计问题,对培智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整体较好,教学认知和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表现较弱。依据已有研究资料并结合调查情况,从职前培养缺少适切性、入职教育成效甚微和新教师自身原因等三个方面...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以往研究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二)培智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四、培智学校新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一)培智学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二)培智学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五、培智学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职前培养缺少适切性
    (二)入职教育成效甚微
    (三)新教师自身原因
六、提升培智学校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一)完善职前培养
    (二)改进入职教育
    (三)教师自我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现状、不足与展望——以著作为考察对象[J]. 徐波,陈晓端.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0(01)
[2]美国新教师入职指导教师培训方案的改革探析——以“新教师中心”指导教师培训方案为例[J]. 孙曼丽,洪明.  外国教育研究. 2015(05)
[3]从政策解读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构[J]. 顾定倩,杨希洁,江小英.  中国特殊教育. 2014(03)
[4]有效教学追求下的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 于长立,户清丽.  教育探索. 2012(08)
[5]教学认知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力[J]. 孙杰远.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04)
[6]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 王沛,关文军,王阳.  课程·教材·教法. 2010(06)
[7]教育实习对高师生教育学知识发展的影响研究[J]. 朱晓民,张虎玲.  教师教育研究. 2010(03)
[8]中美两国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分析[J]. 吴筱雅.  现代特殊教育. 2009(09)
[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分析与思考[J]. 杨力云.  教育艺术. 2009(06)
[10]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 张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35)

博士论文
[1]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王宪平.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 孙亚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小学新任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D]. 詹婷.贵州师范大学 2018
[2]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胜任力现状研究[D]. 宋佳.辽宁师范大学 2018
[3]培智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表现与问题研究[D]. 李纪艳.辽宁师范大学 2017
[4]初中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需求研究[D]. 何艳洁.陕西师范大学 2017
[5]特教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D]. 闫楷汶.西南大学 2016
[6]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 袭雅楠.沈阳师范大学 2014
[7]河北省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需求的调查研究[D]. 李艳梅.河北师范大学 2014
[8]美国新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杨艳梅.西南大学 2011
[9]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马顺林.华东师范大学 2008
[10]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 杜彬.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50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550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