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微认证之认证规范开发:理念、框架与要领

发布时间:2022-01-02 15:25
  微认证聚焦工作场景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性评估理念,契合了教师学习之复杂实践性、自我反思性等内在特质,因而具有突破教师培训与实践脱节困局、创新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潜力。微认证体系构建的核心在于将意欲认证的能力进行科学精准的能力分解,进而开发简洁有效的认证规范来引领认证实践。但如何建立能力、任务、证据以及评价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认证规范开发的难点。在微认证体系构建的探索过程中,该研究借鉴了"以证据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模式,构建了"能力模型—证据模型—任务模型"开发框架,并提炼出包括证据质量考量与评价标准设定在内的评价设计要领,打通了能力表现、证据要求、实践任务、评价标准之间的互动链条,为微认证规范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合理的推论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开发理念:以证据为中心
二、开发框架:能力模型—证据模型—任务模型
    (一)能力模型
        1. 计划与准备能力:
        2. 组织与管理能力:
        3. 评估与诊断能力:
        4. 学习与发展能力:
    (二)证据模型
    (三)任务模型
        1. 开发性任务:
        2. 设计性任务:
        3. 实施性任务:
        4. 管理性任务:
        5. 评价性任务:
        6. 学习性任务:
三、开发要领:证据质量考量与评价标准设定
    (一)证据的类型及其评估质量考量
    (二)评价标准的意义及设定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教育设计研究的微认证体系构建——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例[J]. 魏非,闫寒冰,李树培,樊红岩,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2)
[2]基于微认证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 魏非,闫寒冰,祝智庭.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2)
[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J]. 郭绍青.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9)
[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J]. 祝智庭,闫寒冰.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9)
[5]“以证据为中心”的教育评价设计模式简介[J]. 冯翠典.  上海教育科研. 2012(08)
[6]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的思考[J]. 张进宝,杨雪萍,裴纯礼.  中国电化教育. 2007(04)



本文编号:3564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564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b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