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探究社区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
发布时间:2022-01-23 19:19
随着在线教学的普及应用,教学性存在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教学性存在是教师在线教学支持行为的总称,决定着在线教学的质量。目前研究者对教学性存在的测量框架还未达成一致结论。据此,本研究基于探究社区理论和已有研究,构建了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并运用调查法对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进行验证。本研究以参与在线学习的大学生为样本,收集到有效问卷408份,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探索性因子分析阶段,本研究抽取了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评价和技术支持五个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一阶五因子相关模型的适配性较好,与实验数据能较好的拟合。研究提出的教学性存在测量框架鉴别性和一致性良好,能为网络探究社区中教师教学性存在的测量提供工具支持,为教师的在线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文章来源】:开放教育研究. 2019,25(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教学性存在一阶五因子相关模型
(三) 教学性存在测量模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安德森的探究社区理论模型,本研究构建了教学性存在测量模型(见图2)。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教学性存在可从教师的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评价和技术支持五个方面测量,且五个因子间两两相关。学生的感知重要性排序中,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技术支持>评价。这一结果表明,学习者认为技术支持比评价更重要,即技术支持是教学性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评价和技术支持主要用于教学的外部支持,因此,该模型的内部由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三个关键元素两两交叉构成,外部是教师的评价和技术支持营造的教学氛围。其中,促进对话旨在促进学习者的社会交互,直接教学旨在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建构,设计与组织旨在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促进对话和直接教学共同促进对话式教学,设计与组织和促进对话用于创设学习交互氛围,设计与组织和直接教学用于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交互式学习氛围的构建和对话式教学的实施,可为学习者创建一个促进其教学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的教学经历,帮助学习者积极投入学习。评价和技术支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的交互和协作知识建构。教学性存在测量模型旨在为在线教学教学性存在的测量提供参考,进而为教师的在线教学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制——面向2.0时代[J]. 刘晓琳.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2)
[2]在线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J]. 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黄琰,疏凤芳.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1)
[3]探究社区量表中文版的编制——基于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J]. 兰国帅,钟秋菊,吕彩杰,宋亚婷,魏家财. 开放教育研究. 2018(03)
[4]消除在线学习者倦怠:教师情感支持的影响研究[J]. 赵呈领,李红霞,蒋志辉,黄琰.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2)
[5]探究社区研究述评与展望[J]. 杨洁,白雪梅,马红亮. 电化教育研究. 2016(07)
[6]在线教育发展与在线教育专业化——在线教育专业化与专业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述评[J]. 谢洵,李秋菊. 中国远程教育. 2015(06)
硕士论文
[1]学习分析视域下的网上学习测试分析研究[D]. 孟然.湖南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05003
【文章来源】:开放教育研究. 2019,25(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教学性存在一阶五因子相关模型
(三) 教学性存在测量模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安德森的探究社区理论模型,本研究构建了教学性存在测量模型(见图2)。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教学性存在可从教师的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评价和技术支持五个方面测量,且五个因子间两两相关。学生的感知重要性排序中,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技术支持>评价。这一结果表明,学习者认为技术支持比评价更重要,即技术支持是教学性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评价和技术支持主要用于教学的外部支持,因此,该模型的内部由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三个关键元素两两交叉构成,外部是教师的评价和技术支持营造的教学氛围。其中,促进对话旨在促进学习者的社会交互,直接教学旨在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建构,设计与组织旨在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促进对话和直接教学共同促进对话式教学,设计与组织和促进对话用于创设学习交互氛围,设计与组织和直接教学用于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交互式学习氛围的构建和对话式教学的实施,可为学习者创建一个促进其教学性存在、认知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的教学经历,帮助学习者积极投入学习。评价和技术支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的交互和协作知识建构。教学性存在测量模型旨在为在线教学教学性存在的测量提供参考,进而为教师的在线教学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制——面向2.0时代[J]. 刘晓琳.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2)
[2]在线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J]. 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黄琰,疏凤芳.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1)
[3]探究社区量表中文版的编制——基于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J]. 兰国帅,钟秋菊,吕彩杰,宋亚婷,魏家财. 开放教育研究. 2018(03)
[4]消除在线学习者倦怠:教师情感支持的影响研究[J]. 赵呈领,李红霞,蒋志辉,黄琰.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2)
[5]探究社区研究述评与展望[J]. 杨洁,白雪梅,马红亮. 电化教育研究. 2016(07)
[6]在线教育发展与在线教育专业化——在线教育专业化与专业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述评[J]. 谢洵,李秋菊. 中国远程教育. 2015(06)
硕士论文
[1]学习分析视域下的网上学习测试分析研究[D]. 孟然.湖南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05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605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