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18:02

  本文关键词: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是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本人、家庭和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环境刺激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际关系日益紧张复杂化、生活节奏迅速加快、贫富差距显著拉大……这一切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使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强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更受着极大的威胁和考验。本文对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言。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等主要内容。第二章,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理论研究。在这一章中,确定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理论依据,并阐述了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基准与标准,进而描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第三章,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章,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提高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应坚持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坚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主体性与协同性相结合;坚持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坚持学科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坚持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与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第五章,结束语。阐述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本文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心理测验 心理健康 健康水平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导言9-22
  • 1.1 问题的提出9-12
  • 1.1.1 研究的背景分析9-10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 1.1.3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10-12
  • 1.2 研究现状12-21
  • 1.2.1 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12-16
  • 1.2.2 农业院校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16-21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21-22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1
  • 1.3.2 技术路线21-22
  • 第2章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理论研究22-30
  • 2.1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理论依据22-25
  • 2.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2
  • 2.1.2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22-23
  • 2.1.3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23-24
  • 2.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24-25
  • 2.2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基准与标准25-28
  • 2.2.1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基准25-26
  • 2.2.2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标准26-28
  •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28-30
  • 第3章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30-45
  • 3.1 测试的基本情况30-34
  • 3.1.1 测评工具及样本构成30-31
  • 3.1.2 测试方法31-32
  • 3.1.3 样本的回收统计32-34
  • 3.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34-43
  • 3.2.1 心理健康的生源差异34-36
  • 3.2.2 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36-37
  • 3.2.3 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37-40
  • 3.2.4 心理健康的学科差异40-42
  • 3.2.5 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42-43
  • 3.3 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43-45
  • 3.3.1 不同生源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43
  • 3.3.3 不同年级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43-44
  • 3.3.4 不同学科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44
  • 3.3.5 总体情况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44-45
  • 第4章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45-54
  • 4.1 坚持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45-46
  • 4.2 坚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46-48
  • 4.2.1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作用机制46
  • 4.2.2 构筑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平台46-47
  • 4.2.3 重视同伴教育47-48
  • 4.2.4 发挥图书馆与寝室文化的作用48
  • 4.3 坚持主体性与协同性相结合48-49
  • 4.3.1 要求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咨询48-49
  • 4.3.2 增进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49
  • 4.4 坚持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49-50
  • 4.5 坚持学科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50-51
  • 4.6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51-52
  • 4.7 坚持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与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52-54
  • 第5章 结束语54-56
  • 5.1 本文主要观点54
  •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54
  • 5.3 本文的努力方向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附录60-64
  • 附录1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问卷60-64
  • 附录2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4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梁盟;吴德恩;刘冉冉;;国民心理健康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郑连递;;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陈业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初探[A];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张载福;朱跃华;王健生;夏刚;叶茂盛;;心理测验在义务兵征兵工作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梁新;;我健康我快乐[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6 张晓文;吴胜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车宏生;;心理测验开发与规范管理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刘桂云;;浅议退休职工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A];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王静怡;林海;王晓燕;刘冬霞;查鹏洲;;心理测验与神经衰弱辩证分型关系的探讨[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曾庆彬;;心理测验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招聘公务员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诚;解读心理测验[N];健康报;2002年

2 顾德宁;当心被“心理测验”弄出心病[N];新华日报;2005年

3 梁占凯 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重视转型期心理健康问题[N];学习时报;2008年

4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陈胜伟;不让一个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掉队[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邓新建 本报通讯员 肖金;“贫二代”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思考[N];法制日报;2010年

6 全国人大代表 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 彭富春;关注国民心理健康问题[N];团结报;2010年

7 丁青云;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N];山西党校报;2009年

8 王淑娟 张建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项目正反向表述影响心理测验效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慈利一鸣中学教师 张立海;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索及对策[N];张家界日报;2010年

10 兰州第十八中学 吴跃金;也谈调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N];甘肃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燕;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李渊;对云南省中专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建梅;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葛静霞;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尧;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D];吉林大学;2008年

7 邢宜静;初中生逆反心理疏导和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伟;城乡结合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及干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基政;转型期我国警察心理干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隋耀伟;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06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