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教学范式转型

发布时间:2017-08-30 15:40

  本文关键词: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教学范式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生成性思维 教学 范式转型


【摘要】: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传统教育的许多弊病是与本质主义思维相联系的。文章旨在以生成性思维的基本精神观照教学生活,探讨课堂教学的范式转型。主要方面是:由既定的外在目标到内在的生成性目标;由高控制的流程到建构生成的过程;由空洞的内容传递到回归生活世界;由以目标为中心的标准式评价到走向理解的生成性评价。为此,教师应具有新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意识。
【作者单位】: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生成性思维 教学 范式转型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很重视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所改变的只是表面的行为,旧教学的骨子里并没有改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所致。反思旧的思维方式,重建新的思维方式是有效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经之途。一、哲学思维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2 钟启泉;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石中英;关于教育活动的理论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辛继湘;生成性思维: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走向[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5 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素霞;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马丽娟,张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教师培训[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郑晓齐,张豫;柔性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6 钱静;;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探究式互动教学初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杜世强;试论新课程改革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4期

8 谭月娥;李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刘英;;营造教学环境 激活生命课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牛丽琴;李政;;课堂教学质量较差教师相关特征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霞;;英语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2 刘连亮;;高中化学智慧育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王敏;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立明;自组织理论对创造教学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素萍;论课堂交往[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粟高燕;中学英语课堂美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曹树真;论教育的不确定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文星跃;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蔡旭群;创新教育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高山;中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谢志芳;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李文阁;遗忘生活:近代哲学之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瑞;;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教学范式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4期

2 杨经录;;生成性思维:当代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制作思维[J];教育探索;2007年11期

3 张凤青;;生成性思维:差异教学的另一视角[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4 员艳萍;;大学英语生成性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0期

5 雷晓云;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意义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8期

6 胡文龙;;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研究型教学探讨[J];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7 姚冬梅;;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04期

8 李文阁;马克思的思维方式[J];教学与研究;2002年08期

9 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年01期

10 牛慧娟;;后现代视域中的大学课程[J];江苏高教;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良玉;;善用游戏,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将游戏引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唐代生;魏丹;;非GIS专业的GIS教学探索与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建省;;基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静力学教学[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吴圣华;李桂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元林;;浅谈如何让中学生爱上体育课[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匡晓红;;浅析体育课堂教学中情感渗透的语言艺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8 吴敏洁;吴俊;;让幽默“滋润”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余晓琴;;近机类工程制图课教学任务与教学计划改革的探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钱志平;方纪敏;;让课堂流溢生命的气息[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州区小满镇店子闸小学 周红玉;教学任务要适宜合作学习[N];张掖日报;2005年

2 彭薇;教学不能只见教材不见学生[N];解放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艳明;农村师资短缺教师无奈兼课[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黎川县樟溪小学 杨利军;合作学习适应什么样的教学任务[N];抚州日报;2010年

5 朱奕;康金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健康亟待关注[N];人民政协报;2007年

6 张帆 实习记者 李玮;领导带头“全员施教”[N];边防警察报;2005年

7 郭伟;我省抬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门槛[N];河北日报;2007年

8 陈学海 特约记者 马胜伟;百名高职教员“回归”本科课堂[N];解放军报;2007年

9 泌阳县泌水镇中心学校 梅刚;小议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举例[N];驻马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白蕾;写在大地上的“论文”[N];福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3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童莉;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莹;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陶慧敏;走向生成[D];河南大学;2006年

3 陈启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邓伍刚;目标设置对足球普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5 李兴;高等幼儿师范教育中课程、教学不适应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邹永松;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袁志玲;数学教学中影响高认知水平任务实施的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雪;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交际策略运用的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刘琼;初中“自然分材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0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60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9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