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及定位
本文关键词:试论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及定位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课程 课程开发 地方文化 国家课程 地方特色 地方社会 课程理解 区域性发展 课程结构 文化资源
【摘要】:正一、概念解析对地方课程的理解主要受制于对课程的理解和对地方的理解。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常取决于个体对知识和经验、工具性和内在性、学科和活动的认识和选取,不同的认识产生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地方课程 课程开发 地方文化 国家课程 地方特色 地方社会 课程理解 区域性发展 课程结构 文化资源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概念解析对地方课程的理解主要受制于对课程的理解和对地方的理解。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常取决于个体对知识和经验、工具性和内在性、学科和活动的认识和选取,不同的认识产生的课程理解也就不一样。我国传统的课程观多认为课程就是学科,如《中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定权;;试论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及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7年18期
2 ;观点[J];广西教育;2007年14期
3 刘刚;;新疆中小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述略[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辜伟节;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11期
5 楚江亭;;价值重构:语言编码视野中的地方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6 胡继平;;为自己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课程——再为个体课程立论[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07期
7 成尚荣;;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年04期
8 解红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J];天津教育;2007年10期
9 王鉴;安富海;;知识的普适性与境域性:课程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赵晓光;孟维杰;;论地方课程开发[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志妍;;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的迷误[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刘金梅;刘建设;;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模式比较与现状分析[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3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波;;利用教育技术实现校本双语教学[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5 任清红;罗康武;杨天会;;子课题总结报告⑤ 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相互关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6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7 顾建忠;仲建毅;;《小学生“成功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8 邢晓春;;对远程自主学习涵义的界定与辨析[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罗桂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长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我们该怎样认识地方课程的地位及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版编辑邋姜丽静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欧群慧 罗吉华;地方课程建设在民族地区大有可为[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记者 李欣瑶 实习生 华夏;甘肃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N];甘肃日报;2009年
5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怎样认识地方课程的内容和形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记者 黄征邋通讯员 梁炜;今春起循环使用[N];长江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建平;课改:重视开发校本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谈应斌;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张掖日报;2006年
9 记者 赵婷;本市小学初中全面进入课改[N];北京日报;2005年
10 续梅;教育部:地方课程教科书今年春季全部免费[N];西部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4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5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房林玉;作为场域存在的学校课程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石珠;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宇;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网络课程的探究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雨强;综合理科课程开发及其支持体系构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鹏宇;网络课程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大芳;论教师即课程开发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阳;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肖菊梅;论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姜阳;普通高中“信息公开”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钱松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磊;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7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7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