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课堂提问层次的区别
本文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课堂提问层次的区别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南通大学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情况;随后对课堂提问层次划分理论进行回顾和比较,着重介绍梅德明的七层划分理论和当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课堂提问普遍采用的三层教学理念,并将两种理论进行比较及整合;然后对英语分层教学体系条件下不同等级班级教学提问层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锁定于分层教学必然要面对的教学环节,旨在解决教学提问层次的复杂性和实用性之间的矛盾,并对分层教学课堂提问的实际操作提出建议。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分层教学 提问设置 层次区别
【分类号】:H319
【正文快照】: 1.引言南通大学于2009年起进入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改革的试行阶段:按自然班学生入学英语摸底考试成绩分为A、B两个能力层次后,再进行分班授课。A为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B为能力较弱的学生。A、B两个层次同时起修一级。教学中A班加大知识内容及能力训练,B级完成基本要求。教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长顺;张云富;;试论英语精读教学的层次提问[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Z1期
2 贾荣香;大学英语实行分层教学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4期
3 杨雨寒;;分层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南通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1年09期
4 刘雅敏;朱正才;常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外语界;2009年04期
5 梅德明;课堂提问句的层次[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长顺;张云富;;试论英语精读教学的层次提问[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Z1期
2 王薇;张丹菊;;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级班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吕玉梅;;高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张娜;;大学英语高起点班级教学现状及反思[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10期
5 杨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优化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6 李榕;戴勇行;;浅析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自我导向学习理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9期
7 彭林;;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分级教学研究——将学生分级转为语言输入分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2期
8 尹丹婷;;浅议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2期
9 张媛媛;;行动研究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梁玉玲;;四、六级网络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丰乐;对国内某工科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评估[D];燕山大学;2010年
2 耿志超;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提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燕红;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英娜;基于语料库的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尹丹婷;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文辉;高师专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2 明安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措施——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02期
3 郭淑英;;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问题探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05期
4 彭明娥,王胜;从个体素质结构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蒋满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之改革与探索[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黄兆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8期
7 张九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刘伟荣,李连波,王晓丽;英语分级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刘桂兰,李沛武;英语分级教学的成效分析[J];南昌水专学报;2003年03期
10 李炯英,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戴娜;;分层教学在高职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9期
3 石艳;李银明;;关于英语分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4 孙哲;;实施英语分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7期
5 余歌;;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分层教学[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1期
6 刘琬琳;英语的分层教学与全面提高[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肖仕琼;朱益华;;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解决策略——两极分化与分层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8 朱明月;;坚持班级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走向更高境界的外语教学[J];考试周刊;2007年07期
9 严红仙;戴续妹;;大学外语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外语教学之实践[J];职业时空;2008年06期
10 陈玉芳;;尝试分层教学 促进全面发展[J];中学课程资源;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带娣;;分层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石带娣;;分层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 张梅;赵颖;;运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对农林类高职英语视听说进行分层教学的实效评估[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常青;刘爱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研究及实践——把分层施教、合作学习引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网络环境下分层教学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顺平;;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探讨[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郑朝晖;;在网络环境下对初中英语 实施同步分层教学的初步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范光亚;;分层教学在英语有效性教学中的运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谢建国;周舵;;英语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钟秀莲;;校本特色课程——朗文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彭泽县第二中学 吴帮来;分层教学之我见[N];学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克果 丛琳娜 朱筱杰 实习生 尹丽丽;分层教学:一股清新的教改之风[N];威海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玮 王小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N];江苏教育报;2011年
4 新沂市阿湖中学 陈思银;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解樱;分层教学有利学生成长[N];黄石日报;2008年
6 刘中平 四川省广安市教育局 成少华 湖南省永州市一中 张建平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实验小学 朱龙祥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朱建宏 吉林省抚松外国语学校;分层教学,,在“打假”中摸索前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江苏省滨海县第三中学 于国忠;浅谈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分层教学[N];学知报;2010年
8 蒲歧中学 倪一红;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N];学知报;2011年
9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吴泽琼;财经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常州市同济中学 苏红果;“活”出课堂的精彩[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庞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立新;论分层教学之利弊[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燕;初中英语口语课“分层教学”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晓霞;分层教学对中职生学习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以英语学科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项莉;以分层教学为基础的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辉琴;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薛伊琼;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与保障[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袁伟征;职业学校英语分层递进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13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1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