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年龄、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父母教养方式 小学生 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 性别 年龄
【摘要】:目的探讨年龄、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方法使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以及结合小学生不同年龄、性别的特征对其自我概念的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学生自我概念部分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显著;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母亲的拒绝否认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女生比男生有更好的学校表现和躯体外貌的评价、更为合群、行为问题更少和更为自信;在不同的年龄组间自我概念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小学生 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 性别 年龄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鉴于小学阶段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相对稳定的时期。为此,本文作者着重探讨了年龄、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并报道于后。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绵阳市一所城区小学2~6年级(8~12岁)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80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国韬,贺岭峰;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3期
2 凌辉;学绩不良儿童行为问题及自我概念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3 苏林雁,万国斌,杨志伟,罗学荣,李雪荣,刘明华,李志祥,黄春香,王明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在湖南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年01期
4 蒋立杰 ,王欣;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必华;;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黄起东;;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述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3 潘建芬,唐东辉,李书玲,杜晓红,张文羽;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王建新,刘兰花,褚会英;不同类型家庭中学生行为问题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黄玉芬;李伟健;;初中生同伴关系与自我概念发展的关系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张雅明;李勇;;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李泉;胡维芳;;青少年身体自我与学业自我关系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戴秀英;李秋丽;王颖丽;杜勇;刘琪;梁兴;;宁夏950例中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措施[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22期
9 胡雁,苏祖佑;肾病综合征患儿自我观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年03期
10 张纪水,苏林雁,罗学荣,李雪荣;长沙市中小学生学习障碍现况及自我意识水平对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艺;高健;史鸿桦;;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戴晓阳;曾宇霞;;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雁;;初中生社交焦虑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及干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菊;秦皇岛市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山;中学生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和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韩立敏;班主任之师生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肖永松;初中学生学习自主性及其发展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包宗丽;论斑级管理中的群体效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丽霞;青少年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衍;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家庭环境关系的城乡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9 朱海英;儿童自我概念与重要他人评价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晓燕;Wallance自我概念量表在中学生中的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兰文杰,宛容;从西尔斯的发展理论看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4 乐国安,崔芳;当代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1996年04期
5 程灶火,龚耀先,解亚宁;学习困难儿童的神经心理研究[J];心理学报;1992年03期
6 刘少文,杨志伟,龚耀先,李雪荣;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聚类分析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1期
7 赵静波,梁军林,刘珍妮,全东明,李刚;初中生智力、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成绩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4期
8 梁军林,孙录,刘珍妮,全东明;初一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多因素回归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3期
9 杨志伟,刘少文,李雪荣;儿童行为问题、学业成绩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模型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10 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娟;葛明贵;;小学生创造性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9年03期
2 杨静;傅丽萍;;小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杨孝;余英仪;李福球;于世江;;江门市新会区小学生孤独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2期
4 谢蓓芳 ,方永年 ,林永清 ,陈勇华 ,金蓉 ,胡慧芳 ,王芳;小学生的适应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8期
5 张积家,刘丽虹,曾丹;小学生对无性别事物的性别编码[J];心理学报;2005年03期
6 陈雪;;初中生人际信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董训兰;326例青少年情绪归因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调查与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3年07期
8 彭莉;范兴华;;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9 段津晶;叶朝成;;小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及其与性别、学习效果的关系[J];考试周刊;2011年30期
10 王家威;张玉燕;周清安;甘景梨;张伟红;高存友;;焦作市某校小学生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调查[J];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双庆;;正确矫正小学生嫉妒心理[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丁桂凤;沈德立;;小学生团队集体效能感、自我学习效能感与团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5 何源;朱永新;;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小学生偏科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俞剑峰;;小学生攀比心理的引导与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志红;;西安市某小学2004-2006年在校儿童意外伤害调查[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秀芳;;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刘成刚;;对不同年级小学生榜样及选择依据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刘儒德;邓利;;小学生学习观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和;保险推出性别划分[N];中国工商报;2003年
2 雷达;性别尊严及精神出路[N];文艺报;2009年
3 黄蒙;父亲,女儿的性别启蒙[N];大连日报;2004年
4 韩 京;北京出现多家“性别家具”店[N];中国企业报;2004年
5 记者 刘学东 见习记者 杨君;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N];东营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邵伟;首都八高校学生社团成立反对性别暴力联盟[N];中国妇女报;2009年
7 马 融;“性别权”也有诉讼时效?[N];检察日报;2002年
8 徐英;上保险能分“年龄”和“性别”了[N];中国商报;2003年
9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傅宁;法律的性别为男?[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记者 宜秀萍;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N];甘肃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在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3 裴艳艳;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任亚荣;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身体话语[D];上海大学;2007年
5 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俊杰;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民;小学生数感的发展与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志宏;不同性别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多形核白细胞反应的差异及胃复安干预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曾炜;绝对程度副词及相关形式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李芸;中国西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与教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涛;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毕珊娜;4-6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与合作行为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莉莉;中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5 高红;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志香;社会标定对一般情境下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雪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8 石晶;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赵文;高中生学习倦怠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5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2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