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与清末民初外语教育初探
本文关键词:中国留学生与清末民初外语教育初探
【摘要】:清末民初,随着大批留学生回国服务,我国外语教育日臻成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大批学贯中西的留学生,肩负着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重任,这个特殊群体在我国外语教育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他们成为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外语教材的主要编撰者、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以及外语教育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我国外语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留学生 清末民初 外语教育
【分类号】:H09;G529
【正文快照】: 我国留学生出国留学始自容闳,而第一批由官方正式派遣的留学生则发端于1896年的留日13人,我国出洋留学和回国服务的留学生为我国教育、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大书特书。但据笔者所知,在现有的留学史专题研究成果中,对留学生在外语教育中所作的贡献目前似乎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郝涂根,鄢洪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弊端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章征科;20世纪初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胡小君;浅论民国时期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景秀辉;;近代中国英语教学对当今双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7 朱忠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8 唐祥金;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化学习[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张运君;京师大学堂和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培富;龚雅丽;;近代留学生与国家自然科学奖[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覃美宇;;精心构建英语课堂的教学艺术[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康莉萍;;设计充满乐趣的英语作业[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李宇明;;关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斌;李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7 张有霞;;英语教学中的三大原则及其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8 龚海平;;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陈怀今;;完善教育立法 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赵莉如;;日本对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起的桥梁作用[A];心理学动态(专集)——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冯海;从“训诫”到“交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景书;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s,
本文编号:845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4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