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之比较——谈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4 03:32

  本文关键词: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之比较——谈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摘要】:学习理论是教学过程得以展开的重要理论基础。学习心理学如何应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人员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依据不同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分析教学在处理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时的不同方式。由此推出,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发生了重心的转移,由原先的主客对立、科学定向的思维方式转向关注此在在此的主体间性,关注师生的生命意义。
【作者单位】: 泉州师范学院教科所
【关键词】教学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般认为,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关注学生对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个性品质的发展。教学过程的展开依赖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因而学习理论成为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学人员关心的是,学习心理学如何应用于教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盛华;认知心理学的多元化状态与教育研究中的理论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2期

2 顾力雄,陈琦;认知灵活性理论、超文本和Internet网络教学[J];心理学动态;1998年03期

3 陈昭君;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观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4 禹实;;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王金云;论建构主义的师生角色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黄玲;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7 江静;;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何更生;迁移机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王希宝;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高选;体育教学风格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仇鑫奕;;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应口语先行[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魏永红;外语任务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振宁;基于本体的Web数据语义信息的表示与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7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红军;使用多媒体电脑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可行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毛德明;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廖剑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桂安;中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龚丽萍;基于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应用题教学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元认知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春;建构主义的道德学习观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凡萍;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钱华;高中生对“电解质溶液”的相异构想及概念转变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琦;大学生英语阅读观念分析与教学设计改进[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超;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与学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月芹,仲建国;行为主义与认知派两种学习理论概观[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尚九宾;;建构主义视域中的网络课程实践与反思[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李音;;浅谈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9期

4 李海燕;马超;;教育心理学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铁新成,安嘉翔;开发大学物理CAI软件的主要原则[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6 江兴林,孙秋玲;再谈行为主义亲验式教学法与课堂讲授法[J];石油教育;1999年11期

7 莫永华,石刚,彭月英;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整合学习理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赵文平;;对话教学实施的困境与建议[J];今日教育;2007年02期

9 芮春燕;;基于教师心理愉悦和成就感的教学质量提高方法[J];文教资料;2007年13期

10 曹晓红;;斯金纳与罗杰斯教育观分歧述评[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泽旭;;用行为主义方法纠正学生的厌学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杨翠蓉;周成军;吴庆麟;;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知识的专家-新手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振国;;如何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杨翠蓉;吴庆麟;;教育心理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知识应用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金辉;;心有灵犀一点通——名校长思维特质解密[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靳玉乐;;二十世纪美国七大课程事件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唐连范;薛忠宝;;电化教学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做法[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8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吴杰;;数学错误的教育心理学分析[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蔡明;生态课堂:效益的课堂[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孙鸿侠邋李恩忠;在“预设”与“生成”间展示教学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顾雪林;心理学实验背后的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曹德志;发现作业:名师“掌勺”炒出的“特色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傅世侠 罗玲玲;教育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陈世珍;戒浮躁 弃肤浅 善学习 求真知[N];天津日报;2009年

7 张艳、张佩;教务管理解决方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8 曹德志;一位儒者眼中的教育先锋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杰学;桃李花开香四溢[N];西藏日报;2008年

10 钟花;中小学考试制度将改革[N];福建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树峰;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的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公续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鹏;探究教学实施中的教师观念与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丁恺;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正超;多媒体课件制作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璇;《多媒体技术应用》课堂有效教学问题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倪丹;信息技术主题学习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姚锐;关于技术与学习理论互动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雷伶;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与心理学实验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笑浓;审美化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7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47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