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师生关系的重构:变革及其规制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中国师生关系的重构:变革及其规制
【摘要】:中国社会处于转型过程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冲击。师生关系应由权威型走向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性"关系,一是管理关系。"教育性"关系涉及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不由法律调整,由道德、习俗调整。管理关系行为作为准行政关系,应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但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学生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基本关系,由法律调整;一种是对学生权益无重大影响的非基本关系,属于教学自主权的范围,不由法律调整,由学校的内部规则调整。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育性关系 管理关系 法律规制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学校教育法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EAA03040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一、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学校教育权是从父母教育权演化出来的,师生关系也是从亲子关系演化而来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师生关系是从人类血缘关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从人类父母与子女血缘关系中教育功能社会化分化出来的一种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聪;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吕晓乐,杨晓;关于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研究指导理论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8期
3 郭晓明;论教学的游戏品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刘黎明;论罗杰斯教学过程的本质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徐莉炜;;对话与理解——从后现代视角解读师生关系[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必须增强范畴意识[J];江苏高教;1999年03期
7 鲍聪;2002年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8 李长吉,林澍峻;教学主客体研究:盘点与梳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9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10 鲍聪;生存论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炳志;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灵;杜威教师观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琼;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丽霞;师生关系的改善与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芸芸;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生互动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鲍聪;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长青;中学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郑杰;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10 李蔚;新课程视野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学平;孩子的心愿[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2 赵克瑜;这是一场韧战[J];江苏教育;1980年07期
3 田秉锷;学生·孩子·朋友——从称呼的改换谈《最后一课》抒情的含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我们是怎样贯彻中小学学生守则的[J];人民教育;1980年03期
5 张少寒;;谈“园丁”[J];人民教育;1980年07期
6 季轩;;师生之间[J];天津教育;1980年09期
7 培元;;“尊师主题班会”之后[J];天津教育;1980年09期
8 赵克瑜;;班主任工作回顾[J];江苏教育;1980年04期
9 毕振彤;;浅谈教学中的严格要求[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叶德政;;关于《从百草到三味书屋》的几个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富小;;略述罗从彦及其理学思想[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3 胡平;孟昭兰;;母-婴依恋关系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陈沁怡;;台湾地区职校学生自我概念之因素结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赵三再;;对陶行知先生提倡“艺友制”的思考[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6 陈志昂;;以陶为师引深师德教育[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默晋虎;;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8 侯怀银;;论陶行知关于教育民主化理论与实践[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9 李添翼;;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伟卓;;浅谈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法律视野中的师生关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段福德(河南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高教研究室);应加快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李海兵 赖美华;浅谈教师的人格效应[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张宝敏;成功少不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田萍 顾斌;住手!“教师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6 张德庆;刑警学院制定《学生管理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N];光明日报;2000年
7 崔秀珍;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8 记者 苏军;家访好传统又恢复了[N];文汇报;2000年
9 记者 苏军;班风建设自己抓[N];文汇报;2000年
10 蒋和葆;教育进入契约时代?[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希斌;私立小学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生活学习环境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2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叶楚定;中学文学教学审美空白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茂艳;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望妮;试析影响外语学习中“冒险精神”的社会情感因素[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郑春梅;主体性体育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窦青旭;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先旭;语文教育中学生主体性问题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54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5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