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心理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15 05:28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心理学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 因特网 社会问题 心理学


【摘要】:目的:就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因网络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作一心理学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运用心理学同时包括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主要表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引发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心理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并因人而异,补偿心理、从众模仿心理、情感和性需求心理、自卑心理、娱乐和赌博心理、猎奇心理、泄愤心理等是其主要原因,而心理的需要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的需要,是大学生产生网络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因。结论: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到趋利避害,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大学生网络管理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 成都医学院
【关键词】学生 因特网 社会问题 心理学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0引言根据中国互联网大会暨互联网发展报告发布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04-04-30,中国网民数量已攀升至8700万,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的位置。就上网用户的年龄段来看,大学生所在的18~24岁的人群占了34.1%,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绝对优势[1]。但对于涉世未深,社会阅历不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05期

2 罗屹峰;试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4期

3 陆宏彬;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毛国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怡;章晓云;黄峥;张智丰;聂晶;;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任建东;;网络家庭与青少年的成长[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李晓敏,赵连志,张雷;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初探[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王瑞芳,赵琥;网络成瘾与青少年身心健康[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S1期

5 张永飞;;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韦凡荣;;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李捷;网络负面作用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刘桂芬,黄小流,蒋玉莲,屈柳玲,梁旭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年09期

9 卫根泉;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陶玉芳;江立成;;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绿色通道”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昶;张翠翠;成磊;高然;;当代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对策探讨[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徐梅;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及其与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潘琼;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柴玉英;试论互联网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以延边大学学生调查为例[D];延边大学;2003年

5 朱湘虹;网络对大学新生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范萌;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上网行为、个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7 张晓阳;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IAD)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林伟;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统计技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9 龙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晶;山西省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脑诱发电位测试[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春萍,宋元林,尹杰钦;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红;郑志豪;;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2 ;为学生健康成长创建最佳环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6期

3 曾凡敏;;大学生网络隐喻表征维度量表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4 崔景贵;;“网络成瘾症”的诊断与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3年11期

5 孔群;;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广西教育;2011年16期

6 钟乐江;;青少年心理问题对策探究[J];四川教育;2011年06期

7 陈银琴;;心理教育的三个有效策略[J];学苑教育;2011年15期

8 郭庆;;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J];才智;2011年19期

9 洛嘉;;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10 艾波;邓新洲;付慧娥;张荣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学习月刊;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郁芬;陈海燕;;心理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枫林;苏林雁;高雪屏;刘军;肖汉仕;耿耀国;苏巧荣;王玉凤;;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影响因素[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4 孟秀英;;中学生386名应付挫折情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冯喜珍;张潮;;大学生心理咨询现状的调查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黄恩;张载福;陈建民;吕望强;俞巧湘;徐晓青;汪丽敏;陶征;邓丽芳;;互联网使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其对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程本洪;;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8 徐亚灵;黄智勇;;初中学生正向网络行为培养、网瘾预防的学校策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颖;;人际交往心理论[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张宗瑜;;对于心理孤儿现象的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马佳佳;从个案谈大学生心理干预[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史泰希·威纳 谢冬兰 编译;网上健脑锻炼:让你的大脑“点石成金”[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谭西顺;网络为何让他们痴狂?[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记者 艾春义;市心理学会健康发展[N];四平日报;2007年

5 王艳菲;网络会影响心理健康[N];健康报;2002年

6 明月;越老性格越好[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记者 焦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陈上;教师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华英;自我诊断“网瘾综合征”[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10 记者 王晖;16.2%的大学新生有“心病”[N];河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小林;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康新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薛瑜;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及应对[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靖华;身体锻炼对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史广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隋耀伟;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付志丹;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朱凯;博客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党丽洁;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冲突控制的ERP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贾巍;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54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54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