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家庭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
【摘要】:使用家庭暴力量表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广州市40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索家庭暴力(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冷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较大;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为冷暴力言语暴力肢体暴力;三种暴力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冷暴力对心理素质有更强的预测力,它具有较大的隐藏性和更多的伤害性,更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冷暴力 中学生心理素质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性、精神方面的伤害和摧残的行为[1]。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遭受暴力,都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家庭的幸福,还关系着孩子的心理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陶芳标,张洪波,王德斌,杨善发,苏普玉,凤尔翠,许韶君,许娟,张丽英;社会文化因素对安徽省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3期
2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湘潭某工厂子弟中学学生受虐待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4期
3 陈晶琦,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5期
4 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5年04期
5 陈晶琦 ,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非接触性体罚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晖,程怡民,王献蜜;暴力实施对妇女健康的危害[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年02期
2 施慎逊,闻晖,张明园;我国妇女精神卫生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建议(二)[J];上海精神医学;2003年06期
3 赵晓红,崔宁;反家庭暴力对策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蒋玉梅,甘美连,郑丽娟,谭菊开,林慧绒;护士对外伤急诊病人家庭暴力的调查[J];南方护理学报;2004年08期
5 朱婷婷;从儿童躯体虐待角度:看中国传统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刘功姝,史桂丽,王立明,兰凤荣;3025例婴幼儿母亲受暴情况及对母婴身心健康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3期
7 陶芳标,凤尔翠,苏普玉,朱鹏,王莉娜,张洪波;既往受责打与初中学生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15期
8 卫小将;张永光;;新视域下的家庭暴力及其成因探索[J];社会工作;2006年10期
9 马玉霞;陈晶琦;Michael P.Dunne;梁艺怀;程亚杰;吴春眉;陈铂;;儿童期被徒手打经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2期
10 陈晶琦;;小学生父母躯体虐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邹韶红;夫妻暴力社会心理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性心理干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娜;计划生育人员参与农村反家庭暴力示范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2 胡苷用;中美反家庭暴力问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姚捷;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其自杀行为的相关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4 叶青;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不良饮食心理行为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5 侯淑军;威海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6 蔡圆圆;婚姻暴力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7 张淑兰;父母惩戒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莉;家庭暴力及其对子女影响的伦理思考[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廖英;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张志华;中学生情感、躯体虐待与网络成瘾现况及其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芳标,张洪波,王德斌,杨善发,苏普玉,凤尔翠,许韶君,许娟,张丽英;社会文化因素对安徽省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3期
2 陈晶琦,Michael P.Dunne;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对女生心理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9期
3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儿童受虐筛查表的效度信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2期
4 陈晶琦,韩萍,Michael P.Dunne;892名卫校女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01期
5 陈晶琦;565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回顾性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10期
6 陈晶琦,王兴文,Michael P. Dunne;239名高中男生儿童期性虐待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传伟,王春燕,刘云霞,慕桂芹;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的不良影响及预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6期
2 杨玉凤;;关注家庭暴力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J];中国校医;2006年03期
3 何贵初;家庭暴力与病态心理[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张婧忻;黄丽;;家庭暴力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5 李景华;;小组支持对被虐妇女心理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3期
6 郑莉;齐斯文;;城市家庭暴力倾向量表编制与统计测量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张迎黎;张亚林;何影;柳娜;;几种常用家庭暴力评估工具介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8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展;;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1期
9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儿童受虐方式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10 张媛;刘艳;陶云;;试论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的伤害[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行娟;;对家暴施暴者进行教育的心理学基础[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鸿雁;;家庭暴力——儿童心理健康中心说[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翠玲;;家庭暴力来电者的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肖敏;;暴力家庭中的中学生心理状况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姜晶;李平;李荐中;;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集体家庭治疗临床应用分析[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高雯;陈会昌;;父母分歧对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柳娜;张亚林;张宁;曹玉萍;;家庭暴力高发家系施暴者的精神创伤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刘海英;徐巍;;和谐社会呼唤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坤;揭开家庭暴力的心理面纱[N];保健时报;2006年
2 游涵;母亲为何亲手导演父女乱伦悲剧[N];北京科技报;2006年
3 ;殴妻男人 心理有病[N];大众卫生报;2003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咨询与临床心理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 导师 刘翔平 教授;名人家暴不在素质在心理[N];北京日报;2011年
5 孙清廉;管好自己的冲动[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江波;EAP: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心理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游涵;父亲性侵犯影响我的一生[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贺少成 郑莉;用希望的灯照亮绝望的心[N];工人日报;2003年
9 关力;婚姻家庭咨询师[N];工人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陶巍;家庭精神暴力同样有害[N];嘉兴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毛金柱;家庭暴力对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蔡圆圆;婚姻暴力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3 何方玲;矛盾性别偏见与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敏;儿童虐待的相关因素及对心理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珊;提升劳教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操作方法:叙事疗法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96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9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