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存在主义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
本文关键词:简论存在主义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
【摘要】:存在主义是一种反传统哲学的学说。它的教育观强调学生本位,即以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人为核心,主张受教育者自己选择、自己塑造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捍卫个性的教育,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这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知识论、师生关系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分析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天学校实施个性教育提供启示。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学生本位 个性化教育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在学校教育中,受存在主义哲学观的支配,存在主义者在论及教育问题时,比较强调学生本位的思想,认为教育应该是受教育者自己选择、自己塑造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捍卫个性的教育。而现在的教育现实是,学校教育过多地偏向应试教育,学生“千人一面”,个性教育无法开展,学生的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朝功;;存在主义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2 刘敬;;存在主义死亡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华章;2010年10期
3 李天思;;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浅析[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肖连陆;;存在主义教育教学观对我们的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张爱勤;;存在主义的选择意蕴及其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朱慧敏;王家鹤;;弗兰克尔的存在主义对于当今大学生困境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7期
7 王军强;;试析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及其课程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8 朱镜人;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探讨与评价[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焦瑶光;李妍;;用存在主义的自由观审视西部农村教育中人才外流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01期
10 格特·比斯塔;赵康;;为着公共利益的教育哲学:五个挑战与一个议程[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建福;;孙中山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正心;;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熊强;虞小雪;邬华英;;大学生心理委员的培训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英山县长冲中学 周皓;让教育回归学生本位[N];黄冈日报;2011年
2 郴州市一中 邓伟元;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N];湖南日报;2004年
3 谈应斌;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张掖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韩邦彦 作者系四川省原副省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抓好基础教育 促进西部开发[N];西部时报;2004年
5 周桂瑾 于云波;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创新教育[N];江苏经济报;2002年
6 叶翠微;慎给特级教师戴官帽[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市实验小学 卞玉科;教育“以人为本”应做好服务[N];乐山日报;2005年
8 朱永新;转变增长方式[N];人民政协报;2004年
9 侯光明;徐特立教育思想的启示[N];光明日报;2010年
10 封丘县宜昌中学校长 郑宜昌;民办学校的发展与政府职责的实践研究[N];新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海龙;20世纪初学生本位教学法变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冯作龙;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主要流派对我国体育思想的影响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华珍珍;教师培训之教师“存在”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时延辉;威廉·派纳的自传式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孙磊;论教育爱[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夫艳;评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荣芳;伊里奇非学校化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栾声越;论罗杰斯人本主义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欧阳欢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卫华;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智慧[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97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9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