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变迁与学校的回应
本文关键词:社会的变迁与学校的回应
【摘要】:社会正在发生转型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崛起、电脑的普及以及信息化的浪潮和后现代思维的冲击。社会的转型迫使学校教育作出回应,以保证学校的毕业生不被社会拒绝。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全球化 信息化 后现代 社会变迁 学校变革
【基金】:本研究得到广东省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的资助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社会一直在变化,在这个时代,有些变化似乎更集中、更迅速、更剧烈一些。就我们自身而言,在所有这些变化中,有些变化直接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对教育者而言,如果不知晓自己所处的时代究竟在悄然发生着哪些不可逆转的变化,如果教育者对“时代精神”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云君,文启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我国的修正[J];经济学家;2004年05期
2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赞,任燕丽;打开21世纪之门的金钥匙──简论终身教育整体主体观[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04期
2 朱琳;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探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唐海涛;从生命美学探讨生命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卢健筠;当代大学生主体性人格之探析[J];常熟高专学报;1997年02期
5 李群芳;;论循环经济模式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1期
6 许锋华,李志华;关于学生负担过重的人学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7 李继秀;;教师生命价值及其实现[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8 李政涛;;追寻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原点——“生命·实践”——叶澜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述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9 李丰生;王利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下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卜玉华;关于“教育现代化理论”从答案到问题的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谊;专长的实质:限制与精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丁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市场调控的制度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晓军;校本课程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何光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教育方针沿革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高山;中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向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晓霞;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孙会娟;中学物理教育中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郑美芬;在生物探究学习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理论和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燕;课程价值取向之“应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婧;;西方经济人类学理论发展的历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1期
2 胡勤涌;;青年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2期
3 ;双周辣评[J];商周刊;2010年06期
4 方晓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山亭——再谈高校一线教学管理人员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5 丁勇;;试论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6 石健;;高校教师与信息化下的课堂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3期
7 谢海波;林书兵;;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设计方向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8 汪锡鑫;;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年01期
9 本刊编辑部;;本刊网站建成开通[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吴雪萍;马博;;埃及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葆;;大部制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喻永平;刘业光;林鸿;;城市基础地形图数据库的建立及更新技术研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耿然;;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底图生产的回顾[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小锋;;夯实网络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5 王生;;培养中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人才的国际竞争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6 潘少聪;;校园博客,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李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8 郭贯群;;网络化德育工作试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9 ;2010中国国际RFID与物联网技术应用高峰论坛日程表[A];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智能卡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RFID与智能卡技术应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无锡正在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与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无锡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张克平局长在2010中国RFID与物联网论坛上的演讲[A];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智能卡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RFID与智能卡技术应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春华;越南寻找全球化的新坐标[N];中国信息报;2010年
2 晓丽;洗衣机的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N];国际商报;2010年
3 吴蕾蕾;共谋全球化下中国服装品牌时代[N];中国服饰报;2010年
4 拜耳集团董事会主席 沃纳·温宁;全球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晓晨 实习记者 孙文竹;全球化进入“患不均”阶段[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方远;网游蜂拥出口:全球化还是概念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钟磬;卢伟光:安信地板的全球化征途传奇[N];经理日报;2010年
8 复旦大学 张淑娟;纪录片镜头下的全球化[N];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沈阳社科院院长 汝信;全球化与城市文化发展[N];沈阳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吴晓燕;2001,在全球化中学习全球化[N];中国经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越倩;治理的兴起与国家角色的转型[D];浙江大学;2009年
2 铁锴;主体性视阈下的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齐先朴;论增强党在信息时代的社会整合功能[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魏明;全球信息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关家莉;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公关策略[D];复旦大学;2008年
7 Hans-Juergen Walz;欧亚贸易路径构架创新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杨松才;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权利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薛彦波;漂浮的场所[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饶淑莹;世纪之交的帝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华;“天意”品牌风格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李悦;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蕾蕾;物流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汉卡;中德英语教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
本文编号:934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3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