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
本文关键词:试论儒家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
【摘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中的德育价值包括儒家文化中的德育首位价值、儒家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价值、儒家文化中的德育方法价值。研究儒家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对于探索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浙江教育学院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德育价值 民族精神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说到底是一种道德文化,这种道德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在我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儒家德育优良传统独树一帜,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国魂。研究中国传统的德育思想,挖掘儒家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对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仁宝;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勇;;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教育责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武龙;孟子政治伦理思想浅析[D];南昌大学;2007年
2 陈艳玲;基督教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3 郭建萍;西汉的教化思想与教化形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伟;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一木;儒家生命哲学与当代生命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志华;;从郭嵩焘的悲剧看近代中国社会[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孙海泉;关于太平天国文化几个方面的反思[J];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06期
3 李强;试论巫祝文化对儒家文化形成的影响与作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4 刘泽华;葛荃;;论儒家文化的“人”[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1期
5 戴逸,彭明,杨宪邦,张立文,陈传才;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笔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6 李栋柱;对儒家修身之学在“五四”时期的特殊命运的反思[J];齐鲁学刊;1989年03期
7 雷素娟;平和温润诗风小议[J];学术交流;1989年04期
8 马亮宽;;对文化讨论的几点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9 安宇;白水;;试论太平天国和儒家文化的关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10 邵汉明;;论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J];学习与探索;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根;;台湾汉族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安小兰;;从汉代楚辞体赋看楚辞的正统化[A];中国楚辞学(第六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周桂钿;;论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4 汤恩佳;;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广西民族学院五周年庆典暨孔圣大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田奎武;时猹;;弘扬儒家文化 铲除邪教妖孽[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万明;;15世纪中国与东亚贸易关系的建构[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7 谢华章;;南靖土楼民居的文化积淀[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陈锦谷;;福州与台湾的文化渊源[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9 葛晨虹;;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模式[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10 孔健;;从文化视点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学习《论语》融合东亚的精神文化[A];“21世界中日经济合作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南记者站 宋晓燕;外国专家将修编天涯海角规划[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冯亮;酒店管理与儒家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常云;韩国成为中国公民旅游新热点[N];国际商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赵明;杨振宁眼中的亚洲哲学[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5 刘斌;汉字释义 道[N];吉林日报;2000年
6 记者 柴骥程;浙江建设“三江文化长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李淳;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N];山西日报;2000年
8 陈阁;中国近六百年价值观念的连续性[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9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明;杨振宁评点亚洲哲学[N];文汇报;2000年
10 康启昌;一盏民族的灯[N];文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D];苏州大学;2001年
2 柏贵喜;四—六世纪内迁胡姓家族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叶泽川;新儒学工具性人群关系管理价值观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张大红;儒商伦理与现代中国企业家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毛迪伯;跨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赵大远;中韩企业管理比较的借鉴与启示[D];复旦大学;2003年
8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9 尹益洙;中国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玉s,
本文编号:954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5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