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大学生“炫富”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9:14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大学生“炫富”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转型期 大学生 炫富 炫耀性消费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就是指一种社会制度或体制向另一种社会制度或体制转变的过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国际化大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直接导致了政治、思想道德及文化层面的不同程度的冲突和激荡,推进我国社会快速转型,特别是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一批新型思想文化阵地形成了,各种思想传播开来。 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中国,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迅速发生着改变。大学校园中,追求个性张扬,自我呈现的“炫富”行为屡见不鲜,其目的不仅在于物质本身的享受,而且在于追求其意义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从而让人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产生了深思。社会转型期的“炫富”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严峻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地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本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对大学生炫富思想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为“炫富”行为制定对策的同时,更好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指导,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炫富“现象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炫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转型期大学生的特点,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方面,本文交叉综合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课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剖析导致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炫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研究内容上来说,具有研究的创新性。另一方面,本文在转型期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从大学生群体出发,研究其特点,以“炫富”现象作为切入点,深入探析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减少或杜绝“炫富”现象的发生,从研究视角和切入点来说,具有创新性,从研究意义来说,具有前瞻性。
【关键词】:转型期 大学生 炫富 炫耀性消费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理论意义12
- 1.2.3 现实意义12
- 1.3 研究现状概述12-18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8
-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18
- 1.4.2 研究的创新点18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18-21
- 1.5.1 研究思路18-19
- 1.5.2 研究方法19-21
-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释21-31
- 2.1 社会转型期的内涵与特征21-25
- 2.1.1 社会转型期概念的提出21
- 2.1.2 社会转型期的内涵21-23
- 2.1.3 社会转型期的特征23-25
- 2.2 “炫富”的含义及特点25-31
- 2.2.1 “炫富”的含义25-26
- 2.2.2 “炫富”的特点26-27
- 2.2.3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炫富”心理特征27-31
- 第三章 转型期“炫富”现象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原因31-41
- 3.1 转型期“富”的出现31-33
- 3.1.1 “富一代”、“富二代”的产生31-32
- 3.1.2 民营企业的普遍经营模式:接班32-33
- 3.2 转型期“炫富”现象的发展过程33-34
- 3.2.1 中国历史上的“炫富”现象33
- 3.2.2 现阶段中国“炫富”现象33-34
- 3.3 转型期“炫富”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34-41
- 3.3.1 心理因素34-36
- 3.3.2 社会经济因素36-38
- 3.3.3 教育因素38-39
- 3.3.4 其他因素39-41
- 第四章 转型期大学生“炫富”现象的探究41-51
- 4.1 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41-42
- 4.1.1 价值本体由社会变为个人41
- 4.1.2 价值取向趋向于多元化41-42
- 4.1.3 价值实现途径趋于个人的自我选择42
- 4.2 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炫富”的表现42-44
- 4.2.1 奢侈品消费42-43
- 4.2.2 盲目跟风消费43-44
- 4.2.3 无节制、过度消费44
- 4.3 大学生的消费观及“炫富”现象产生的原因44-51
- 4.3.1 多元化文化带来的价值冲突44-47
- 4.3.2 主体意识不够成熟导致的认知偏差47
- 4.3.3 网络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47-49
- 4.3.4 高等教育因素49-51
- 第五章 对于转型期大学生“炫富”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51-59
- 5.1 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教育51-55
- 5.1.1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强化教育内容51-52
- 5.1.2 借鉴外来的价值观,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52-53
- 5.1.3 改革教育方式,探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形式53-54
- 5.1.4 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54-55
- 5.2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55-56
- 5.2.1 倡导适度消费55
- 5.2.2 注重精神消费55-56
- 5.3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56-59
- 5.3.1 大学生要合理把握消费需要,理智消费,加强储蓄观念56
- 5.3.2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56-59
-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钢;社会转型刍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吕金城;许斗斗;;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徐斐;社会转型时期的行政改革与发展观[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马志勇;刘焕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林默彪;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分析框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5期
6 刘祖云;;转型期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探讨[J];学习论坛;2009年04期
7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1024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02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