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清代北京社会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5 13:52

  本文关键词: 清代 北京社会 书院 出处:《江汉论坛》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书院自产生后就与社会有一种互动关系。清代北京社会各个阶层,上至总督、中到顺天府尹、下至知县和乡绅都对书院的发展持鼓励、支持态度,使北京书院在清代得到鼎盛,而书院也很好地回报了社会,为社会培养人才、教化乡里、传播知识。实践证明,社会和书院良性互动,对社会是福,否则书院将会走向政府的对立面。
[Abstract]:The academy has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ciety since its birth. In the Qing Dynasty, all social strata in Beijing, from the Governor to the Shun Tianfu Yin, to the county and the gentry all encouraged and suppor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y. Beijing Academy in the Qing Dynasty to get the heyday, and the academy also very good reward for the society, cultivat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educate the countryside, spread knowledg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goo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ciety and the academy is good for the society. Otherwise, the College will be the opposite of the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士大夫与书院互动关系”(项目编号:13BZS037)之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9.299
【正文快照】: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机构,与地方社会存在着密切互动关系。清朝是北京书院发展最快的时期,有名的书院有:金台书院、潞河书院、云峰书院、燕平书院、卓秀书院、蒙泉书院、近光书院、温阳书院、白檀书院、冠山书院和缙山书院等。这些书院的兴衰过程无不和北京社会的变迁有着紧密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纪;;明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2 李育富;;南宋书院的哲学特色及其现代价值[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吴洪成;李占萍;;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失落——保定莲池书院个案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吴洪成;张彩云;;清代保定莲池书院的办学经费及其效益初探[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邓洪波;;讲道以化科举:南宋书院建设的目标与理想——以朱熹、张h;等理学家为中心的讨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张国有;胡少诚;;中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历程与形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2期

7 李赫亚;;湖南“二王”与近代湖南书院改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秦莹;;浅议莲池书院[J];才智;2008年03期

9 陈颖悟,熊百华,余万予,林素梅;论建国前我国课间操的演变与发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张鹏飞;;论中国城市雕塑生命文化的审美情韵[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蔡克荣;;清代书院的经费运作[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陈时龙;;明代的书院藏书楼[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3 邹小站;;国是、议论、风气与西学东渐——以洋务时期为例[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4 罗检秋;;西潮冲击下晚清汉学的调适与演进[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旭峰;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5 陈实;清代珠江三角洲教育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7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茵;元末江南文人风尚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易;清代福州鳌峰书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运霞;周敦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芷新;宋元地方学校藏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俊杰;小学三年级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明华;时务学堂的创办及其对湖南高等教育近代转型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灿灿;宋代的学田制度[D];郑州大学;2011年

8 赵丽;论胡居仁在明代教育史中的地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振中;王,

本文编号:1462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62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c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