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教会大学与民国乡村建设——以燕京大学清河实验区为个案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3-06 09:49

  本文选题:燕大社会学系 切入点:清河实验区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0年开办了清河实验区,分经济、调查、社会、卫生四股开展工作,设立了完备的组织机构与工作计划,并常派学生实习。实验区在清河推广小本贷款,成立信用合作社,推广优质家畜品种,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率;还为儿童开办儿童会及幼稚园,组织妇女从事手工副业,并在当地设立图书馆及开展体育活动,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实验区注重改善当地的环境卫生与学校卫生,对产婆进行培训,提倡新式接生。实验区的活动虽然在抗战爆发后停止,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清河乡村面貌,提高了乡民的经济及精神生活水平,但因政治、经济体制等原因,无法真正改变乡村积贫积弱的状况。
[Abstract]:In 1930,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of Yanjing University opened the Qinghe Experimental area, which was divided into four divisions: economic, investigation, social and health, set up a complete organization and work plan, and often sent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experimental area promoted small loans in Qinghe. The establishment of credit unions to promote quality livestock breeds and increase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children's associations and kindergartens for children, the organization of women in artisanal sideline activit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libraries and sports activities, Enriching the amateur life of the people. The experimental area pays attention to improving local environmental hygiene and school hygiene, trains midwives and advocates new types of delivery. Although the activities in the experimental area stopped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However, to a certain extent, it has improved the appearance of the Qinghe village and raised the economic and spiritual living standard of the villagers. However, due to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it is impossible to really change the situation of poverty accumulation and weakness in the countrysid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G649.29;K2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继文;梁漱溟“乡村建设”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郝宏桂;论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中工业化思想[J];民国档案;2003年03期

3 刘家峰;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J];浙江学刊;2003年05期

4 温铁军;;惠及多数人的新农村建设[J];天涯;2006年05期

5 武藤一羊;;基于日常生活的联盟[J];天涯;2006年05期

6 雷启立;;重建另类生活如何可能[J];天涯;2006年05期

7 王蓉;;1927-1949年湖北省的公立农场与乡村建设[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8 孙虎原;;那片“官树林”[J];内蒙古教育;2008年01期

9 王蓉;;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建设与农民负担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10 红袖舞;萧竟;;微博奇故事[J];今古传奇(故事月末);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华;;创建最美乡村 引领乡风文明[A];2011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开展学生社会调查周活动,促进实践与教学的结合[A];2011年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1年

3 肖唐镖;;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变迁[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单连春;;中学德育教育现状的社会调查[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赵树枫;;乡村建设在宜居城市中的地位与动力机制[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鹏;;乡村建设与土地发展权实现——广州市BY村的调查[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惠娟;;乡村教育运动的再认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王荧;;从学校改造到乡村建设——梁漱溟教育及社会实践的四起四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德斌;;新乡村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列力·巴塔林 哈尔阿力·沙布尔 哈丽玛·包汗;巴里坤乡村建设扮靓农牧民生活[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2 记者 何红卫;华中农大签约帮扶18个乡村建设新农村[N];农民日报;2009年

3 胡锋 罗卫红 叶小勇;蒙山“三突破”推动乡村建设科学发展[N];宜春日报;2011年

4 ;幸福,从美丽乡村开始[N];浙江日报;2011年

5 ;杭州 统筹建设美丽乡村 全面提升品质生活[N];浙江日报;2011年

6 杨富滨;月日乡推进和谐乡村建设[N];商洛日报;2008年

7 戴思齐;富区凝心聚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8 光余 启民 本报记者 杨华春;让村民乐活 要游客乐呵[N];成都日报;2008年

9 林甸县黎明乡党委 孟凡良;做好六个谋划 加快北方乡村建设[N];大庆日报;2008年

10 中共遂昌县委书记 葛学斌;乡村休闲引领三农新跨越[N];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沈新坤;乡村社会秩序整合中的制度性规范与非制度性规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严明清;城市排污收费的经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祖秋红;“山西村治”:国家行政与乡村自治的整合(1917-1928)[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葛丹东;空间至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李爽;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岳永杰;海南黎族打柴舞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富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小京;师范教育、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旺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现代化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启宝;梁漱溟乡村建设的哲学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世辉;乡村特质在新农村规划中的体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胡丽娟;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慧;湖南早期共产党人社会调查活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8 王志军;刑事被害人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刘文凤;教育爱农民吗—农民精神之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在全;民国福建乡村建设运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74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74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