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先生留卓见我辈应深知——《中国高等教育史论》序

发布时间:2018-04-30 21:24

  本文选题:涂又光 + 高等教育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本文是为涂又光先生专著《中国高等教育史论》写的"序",论述了先生极富创造性的教育思想。本文共五部分:第一,论述该专著完全是从中国高等教育历史这个实际出发的,讲史立论,均据于此;第二,论述了高等教育不等于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不等于高等学校教育,高等学校不等于高等学校教育;第三,论述了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以及人文与科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基本矛盾;第四,论述了"教育定位于文化领域之中",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第五,论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律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最后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表述了对先生的思念。
[Abstract]:This paper is a preface to Mr. Tu Youguang's monograph, 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discusses his creative educational thought. There are five parts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monographs are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theory of history is based on it; second,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higher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higher education; third, it discusses three stages of higher education, "Humanity-Science-Humanistic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nd science are a basic contradi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education. Fifthly, the general law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the way of university, in Mingde, in the people, and in the end". Finally, with "long live a thousand years, lonely death thing" to express the miss of Mr..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分类号】:G64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叔子;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相离则弊[J];高教探索;2002年01期

2 郭海涛,陈自强,彭霞,易华平,徐迪雄;加强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思考[J];重庆医学;2005年06期

3 房磊;郝琦;;构建新时期和谐校园 实现科学与人文均衡发展[J];中国轻工教育;2007年01期

4 卢迎;;浅析技术本科课程建设中科学与人文知识的结合[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9期

5 张红霞;美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演变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6 阳桂红;高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融合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7 李定仁,王鉴;大学“通识教育”三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2期

8 雷金火;;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白伟兰;;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并举[J];教育;2006年24期

10 吴云平;;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科院校的历史使命[J];科技信息;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慕凮;胡显章;李树勤;;坚持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促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A];中国老教授协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廖开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品荣;;人文社会科学与素质教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重庆师范大学发展概况[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绪锋;科学与人文应该不分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中科院院士 杨叔子;创新 首先要推动科学与人文交融[N];光明日报;2002年

3 杨叔子;创新首先要推动科学与人文交融[N];湖北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张轶帆 陈鑫;科学与人文可以双赢[N];天津教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夏斐  本报通讯员 张俊超;让科学与人文相融[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记者 毕全忠;科学与人文教育亟待加强[N];人民日报;2001年

7 张政文 李洪波;寻找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点[N];光明日报;2003年

8 薛继升;构建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体育院校课程体系[N];光明日报;2006年

9 记者 韩晓玲、实习生王毅、通讯员 宗贵、宏斌、敬群;高校人士倡议 校园开放应凸现科学与人文精神[N];湖北日报;2006年

10 舒长兴 记者 姚星宇;九江学院15名学子首获“叔子爱莲奖学金”[N];九江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志;论科学与人文在高师教育平台上的现代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旭明;科学与人文[D];中南大学;2003年

4 黄建红;理工科大学课程体系的人文特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武焱e,

本文编号:1826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826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