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增值评价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理论与方法述评

发布时间:2018-06-27 13:07

  本文选题:增值评价 + 质量保障 ; 参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增值评价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研究,从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与简要评论。研究发现,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发展理论为增值评价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增值评价的关键指标,如何界定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自陈式量表与标准化测试是增值评价数据获得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美国高教评估界,这两种途径可以说势均力敌,各有千秋。增值评价结果受统计模型变化的影响较大,其中,多水平分析模型在诸多统计分析方法中具有一定优势。最后,本文尝试提出突破方法,从而提高增值评价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可行性。
[Abstract]:As a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method, value-added evaluation is a ho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representative part of the study,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to sort out and briefly com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theory of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under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provides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value-added evaluation.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is the key index of value-added evaluation, how to define 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elf-rating scale and standardized test are the main ways to obtain value-added evaluation data. In the current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field, these two approaches can be said to be equal, each of them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value added evaluation results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changes of statistical models, among which, multi-level analysis models have some advantages in many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Finally,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a breakthrough method, so as to im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value-added evaluation to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71173022)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边玉芳;林志红;;增值评价: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学校评价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克里斯汀·仁;李康;;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李湘萍;马娜;梁显平;;美国大学生学习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J];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01期

4 辛涛;张文静;李雪燕;;增值性评价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运军;何学军;;学生发展: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路径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张丽萍;王嫣;;用概念图解读合作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3 杨钋;;同伴特征与初中学生成绩的多水平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4 卢玲;;论高校学生工作方法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辛涛;姜宇;;教育问责背景下学生学业评测的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杜屏;杨中超;;农村初级中学学校效能的增值性评价——基于我国西部五省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潘琪;;增值评价法在大学教师评价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郭蕊;聂威;;教育增值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9 单作民;;教育性的延展:高校学生事务的多视角整合[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3期

10 辛涛;;我国教育问责制建立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屏;杨中超;;对学校效能增值评价的回顾与反思[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江志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亮;普通高中学生增值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建榕;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探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胡继冬;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及其引导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袁潇;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琦;考试数据纵横向分析及其对教育评价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琼萃;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金鹏;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徐宝兴;人文讲座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彭姣;基于发展导向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6 刘谦;本科生课外学习融入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晓娴;高校人性化学生管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严贺;运用考试分数增值评价教师学科教学成绩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庞威;美国中小学增值性教师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李翠芳;书院制:学生管理体制的新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奇;;试析美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估中的问卷调查[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2 边玉芳;林志红;;增值评价: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学校评价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克里斯汀·仁;李康;;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张煜,孟鸿伟;教育研究中的多层分析方法[J];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5 萨丽·托马斯;彭文蓉;;运用“增值”评量指标评估学校表现[J];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6 马晓强;彭文蓉;萨丽·托马斯;;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7 任春荣;;增值测量法——公平利用考试成绩评价学校效能的科学途径[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7年04期

8 张丽娟;;增值评估:一种发展性的学校评估模式[J];天津电大学报;2006年04期

9 南纪稳;教育增值与学校评估模式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艳群;吴国亮;;试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条件[J];教育与职业;2006年29期

2 苏文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大学生人际关系[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杨静;杨祖达;;提升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潘建广,何慧星;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5 胡爱萍;;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质量保障[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郑树山;;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董立平;孙维胜;;大学质量文化的本质特征与结构剖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3期

8 杨荣昌;;高校内部质量监测与评估[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9期

9 张慧惠,朱乐红;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教育质量保障[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占文;肖盛安;赵裕国;;互联网对农业院校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关于在高等教育中贯彻ISO9000国际认证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宏杰;;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高松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路径、原则与经验[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宏;我省高等教育突飞猛进[N];江西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丁光清;蔡敬民: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N];安徽日报;2006年

3 纪良;唤醒农民跻身高等教育的热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周仕兴;夯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N];广西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海志;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更待山花烂漫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們;松绑国有大学 财务自主助推产学研一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择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8 牛建宏;用“质量工程”新理念 带动高等教育新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记者 黄善国 通讯员 王峥嵘;我市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N];三峡日报;2009年

10 肖雪慧;美国大学应对市场的经验[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学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学习质量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继霞;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李爽;博洛尼亚进程影响下的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9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74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74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c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