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如何解决校企合作“一热一冷”问题

发布时间:2018-07-06 14:41

  本文选题:人才培养 + 高等工程教育 ; 参考:《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18期


【摘要】:正校企双方在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上的态度呈现出"一热一冷"。坚持"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则。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其实质是探索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
[Abstract]: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cooperation to develop talent training attitude presents a "hot-cold." Adhere to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mutual benefit,"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akeholder", form the resultant force of talent training. " As the breakthrough and breakthrough poi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the essence of excellence plan is to explore the Chinese model of training excellent engineers' reserve talents. Excellence Plan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ne is the deep participation of industry enterprise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the other is learning.
【作者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运行机制及方式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1BGD017)”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创立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2]401号课题序号367号)”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2 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3 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3期

4 刘国繁;曾永卫;;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圣春;张挺;;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双方利益均衡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郑海友;朱琳璐;;关于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点思考——基于丽水学院与浙江山浦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办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崔玉东;宋佰芬;佟春玉;马金柱;余丽芸;;校企融合——创新本科生物类专业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21期

4 李俊凯;;农药学专业合作教育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6期

5 徐达奇;;工程应用型人才“融入式”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印晓慧;;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性大学文科类本科生实践教学探索——以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政治专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杨冬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8 刘晓华;;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1年09期

9 李建荣;;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工学结合的“135”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郝凌云;陈晓玉;杨晓莉;陈晓宇;张小娟;韦鹏飞;;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邵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树昱;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硕;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马世洪;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福建船政学堂办学经验对我省高职教育变革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林靖娅;地方高校强化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谢建武;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孙施;美国广告教育产学互动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朱永永;高职模块化技能包教学体系构建及评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王晓玲;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薛灵辉;工学结合下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李云;新建本科院校内部专业评估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刘兴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耦合培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蓓蓓;产学研办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高峰;;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4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6 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7 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2期

8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年01期

9 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8期

10 李曼丽;胡欣;;优秀工程师成长历程中的关键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一个质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2期

2 龚志伟;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3 刘峗,杨秀军,黄远友;论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安松叶,宁耀斌;大学要不断校正人才培养的方向[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6期

5 徐天申;小议《关于人才与人才培养的断想》[J];思维与智慧;2000年05期

6 杨晓明,孟繁有;论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J];石油教育;2000年10期

7 施春华;论创新人才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王元丰;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1期

9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郑雅萍;;素质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欧阳建平;徐绍红;侯志军;;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陈彬;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皓 通讯员 胡文锋;农发行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吴明忠;协同创新必须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海闻;创新人才培养卡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范珉菲;高层次医卫人才培养考核新模式推出[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端正对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柳黎明;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N];黑河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9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久雷 记者 一丁;以人才培养促进生产力发展[N];遵义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燕娜;河南省桥牌基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巩俊婷;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欣;高校人才培养的顾客满意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白晶;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案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赵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孟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高校人才培养[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赵长江;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朱正茹;J学院全面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03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103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b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