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六面一体”立体化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9-08 19:42
【摘要】:深化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关键,但如何进行是亟待破解的难题。该文构建了以互惠互利、多元合作为引导面,以制度保障、校企联盟为支撑面,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共建基地、校企共建课程、校企共建师资为4个着力面,以工程人才培养为利益共同体的"六面一体"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开展,切实提升了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示范作用。
[Abstract]: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engineering talents, but how to carry out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constructs four aspects: mutual benefit, pluralistic cooperation as the guide, system guarantee, the un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s the supporting surface, the joint cultiv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e co-construc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s the base, the co-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the co-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peration mode of "six sides in one", which takes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as the benefit community, promote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and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nd exemplary func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基金】: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024000514111014)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裕兴软件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教学改革项目(ER2013B33)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罗尧成;滕跃民;;校企互动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3期

2 李东升;李文军;毛成;;校企工程教育深度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3 肖珍教;;国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4 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23期

5 赵杨;;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新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10期

6 胡常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06期

8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17期

9 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家念;许大春;李朝昌;;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效果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2 杨克林;王彦辉;;校企合作是高职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01期

3 韩玉珍;;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占锋;徐静;;校企共建工科专业的模式研究——以烟台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为例[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纪文刚;刘建东;戴波;王红梅;张立新;魏文渊;于静;;卓越计划校企联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6 刘斌;朱宁;;导师制全程柔性实训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7 顾嘉;张航;唐永升;;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保障体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8 黎斌;谢荣生;;以市场化的机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9 焦明连;周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年01期

10 胡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校企合作[J];成功(教育);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邢丽;姚谏;金小群;;钢结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姚谏;邢丽;;设置特色专业方向打造民办高校自有品牌——以浙江树人大学开设钢结构专业方向为例[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秀海;曲建光;鲍建宽;曹先革;;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A];全国工程测量2012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小军;聂松林;李晓阳;;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工课程体系建设[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Dong Kun;Huang Cundong;Fu Xianzheng;Bo Yang;;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rse of the Network Interconnect Devices in Liberal Education[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Liu Yang;Zhigang Hu;Shenbin Ren;Lin Jiang;Meiguang Zheng;;GQIM-based Model for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of PETOE[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敏;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萍;鼓励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许晋仙;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勇;机电管理学校发展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曲达;基于石油企业文化的石油高校校园文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高文;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刘明;东软人才实训中心竞争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媛媛;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黄冠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覃凌云;欧美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及认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代治;杨义波;;地方普通高校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2 章雪梅;;基于项目的学习:VCT设计模板与案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3 李东升;李文军;毛成;;校企工程教育深度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4 郭天太;李东升;谢代梁;刘辉军;方波;;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色建设及凝练[J];化工高等教育;2008年06期

5 李东升;陶容;;地方高校学科专业优化发展路径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9期

6 吴戈;会计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经济师;2000年03期

7 杨刚要;;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8 易荣华;潘岚;;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10期

9 唐冬雁;强亮生;;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优化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6期

10 ;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永进;施永强;;软件类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1年08期

2 张兴,宋莉;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机制[J];中国冶金教育;1998年04期

3 邵秋萍,刘标;从教育与科技创新谈校企合作的意义及模式[J];安徽科技;2003年03期

4 蔡向朝;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5 姜秀敏;张荫旺;;坚持校企合作 引进社会资金[J];高校后勤研究;2005年04期

6 李柯;;校企合作模式与绩效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媚莎;;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困境与解决办法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黄志荣;;学分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年02期

9 赵志华;宋海生;;校企合作培养信息化人才若干问题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年05期

10 张建云;呙于明;计成;李柯平;;校企股份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徐俊波;王德才;于翔;;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教育[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何培玲;张兴丽;;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韩喜秋;;对校企合作培养农经人才模式的思考[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赵兴太;郭晓燕;;新形势下研究生与企业合作管理模式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王少怀;刘羽;黄培明;彭向东;刘述忠;楼晓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程韧;平子良;;探索校企结合模式,建设一流工程教育训练基地[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杨东宇;;培养创新人才应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10 孙运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褚宁;上海校企合作“升级”[N];解放日报;2003年

2 ;借助校企合作 构筑创新服务体系[N];经济视点报;2009年

3 记者 冯骏;石大与天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N];兵团日报(汉);2010年

4 通讯员 易果 瞿晓华;校企合作共创新型工业[N];团结报;2010年

5 驻昆山首席记者 姚喜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N];苏州日报;2011年

6 岳娟红;太原理工大学校企合作项目对接[N];太原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吴洪;校企合作,巧解企业研发人才瓶颈[N];福建日报;2009年

8 记者 姚颖盈;校市相融校企合作你兴我荣[N];柳州日报;2011年

9 全国人大代表 华旗资讯集团总裁 冯军;把“校企合作”进行到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10 记者 周卫东 通讯员 童吉根 罗盘军;湖北汽车钢板弹簧厂校企合作喜获“五大提高”[N];黄冈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斌;创新型工程人才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邓颖翔;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崔军;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余晓;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志;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向河;我国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王东红;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柏晶;校企合作举办高等学校的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杏;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及策略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李冉;国内外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吴勇;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陈贺勇;校企合作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占侃;校企合作关系对高校科研产出的促进作用[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31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231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9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