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20世纪20年代国立东南大学教师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9-06-19 09:54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教育模式由学习日本转向学习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寓师范于大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国立东南大学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的规律,积累了许多经验,如注重师范生的通识教育,加强师范生的双专业培养和关照师范生的实践知识等。
[Abstract]:After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China's education mode changed from learning Japan to learning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20s, the``apartment teacher's style to university'' occurred in this background. The National South-East University actively explored the law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accumulated many experiences, such as focusing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actice.
【作者单位】: 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英才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霍益萍;郭秉文和东南大学[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2 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争论问题的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超;;政学分合与知识生产: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2 朱洪发;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中的几个论争问题[J];滨州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3 刘桂玲;;中国近代学制对中学培养目标的定位[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4 王冬凌;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陈丽园;;从侨批看跨国华人的教育与社会传承(1911—1949)[J];东南亚研究;2011年04期

6 王文圣;;简述晚清至民国我国高师教育体系的演变[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2期

7 叶飞;;儒家德育的衰落与消亡:从晚清到“五四”的历史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8 何叙;律海涛;;清末“新政”时期张之洞的体育教育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阮春林;;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黄启兵;毛亚庆;;民国前期高师设置问题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剑波;尤云弟;许敏;;浅论留日学生与浙江近代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秦柯;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中学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肖卫兵;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结构及其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佳;民国时期我国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曲晓明;近代我国中学文实(理)分科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洁;民国时期福州教会中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景玄;蒋维乔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媛媛;经亨颐和春晖中学:“纯正教育”思想关照下的办学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余丹;道尔顿制在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夏秀火;名师引领与石室中学的早期变迁研究(1904-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立刚;高中班主任工作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丽娜;高中后期文理分科教学合理性与可行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安慧;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启亮;研究教育科学:未来教师成长的必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2 刘尧;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科学的三个问题——从评《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谈起[J];煤炭高等教育;2001年05期

3 刘捷,李庆丰;论教育科学与教师职业[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廖仲春;;浅谈在高职院校中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3年15期

5 庄西真;试论教育科学现代化的基础[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1期

6 本刊编辑部;朋友·舞台·参谋——《教育科学研究》百期座谈会纪要[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5期

7 梅波,聂俊;论教育科学的人文价值[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8 谢庆;;教育梦 教育情[J];企业家天地;2004年03期

9 谢筠;对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社会教育科学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5期

10 陈天星;关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饶水仔;;化解三大话题 科学发展教育[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正江;;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于洪卿;;西方教育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韩震;;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的探索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黄育云;刘屹;;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科学发展[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欣;;让科技教育点亮学生心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7 昝连生;;坚持教育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建设者[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顺;;浅谈开放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张阿凤;潘秀英;;中专卫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刘继和;;学校能源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实践策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 刘淑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教育创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杨志成;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N];天津日报;2007年

3 佘峥;我市成立教育科学研究院[N];厦门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郝永文;创造性地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5 张子军;科学发展上水平 开创教育新局面[N];赤峰日报;2009年

6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刘尧;改变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四种现象[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刁振国;浅谈教育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N];红河日报;2009年

8 江苏省宿迁中学 高鹏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董玉叶 徐晓彤 山东省莒南县路镇一中 史峰 姜堰市沈高中心小学 宋庆军 新沂市春华小学 夏斌 甘肃省兰州铁路第四中学 徐生坛;教育的政绩与政绩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钢城区教育局局长 王子象;教育的理性与责任[N];莱芜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兵 赵国梁;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N];贵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树峰;数学建模教育的素质培养内涵与文化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诗;教育惩罚的实质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侯晓杰;论教育异化及其消解[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3 景霞;刍议教育中的惩罚[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林丽华;中小学生命教育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万发盛;和平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马迎;论走向生命理解的教育[D];河南大学;2006年

7 孙磊;论教育爱[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诺实;论审美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武淑娟;独生子女教育应有的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 白洁;“生成”与“转化”的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02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02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1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