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织学习的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图文】:
“基因”。Nelson和Winter认为“日常惯例”就是变迁中的基因,起到了与基因在生物演化中同样的作用,这是一种重复的行为方式,它们控制、复制和模仿着演化的路径和范围。大学的发展是在一定的选择环境中进行的,选择环境部分地取决于大学对外部宏观环境的判断,也取决于高教系统中其他大学的行为和特征。在组织学习的演化过程中,学校制度和惯例的存留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选择环境和高校间竞争的影响。选择环境和高校间竞争的动态变化引起了学校制度和惯例的动态调整和变化,从而引起了组织学习行为和方式的演化。如图1所示。图1环境选择对于组织学习的影响但是与生物进化不同的是,生物基因的突变是随机的,基因的变化与先前的基因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大学规章制度与惯例的演化则与学校的现状和搜寻机制现状密切相关。这是由于人是有限理性的(boundary-rational),这意味着人们在行为选择时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在行为过程中往往不能够一·38·
径依赖性。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组织学习的演化从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可预测性。由于组织学习是在三个层面上起作用的,包括个体层次、团队层次与组织层次,而组织层次受大学矩阵式管理模式的影响是最不容易发生改变的,因此,组织学习的演化首先是从个体层次和团队层次开始,最后到达组织层次,从而引起组织学习整体的变迁。组织学习的整体变迁也有利于高校能够更容易搜寻到高适应度的组织惯例,进而固化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高校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组织学习演化的过程框架如图2所示。图2组织学习演化的过程框架三、组织学习对提升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路径随着高校之间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高校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团队也需要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需要通过搜寻机制来寻找新的惯例,使组织学习与组织的资源、能力以及外部竞争环境之间具有动态的匹配性和适应性,从而推动团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科研团队适应环境的行为主要是搜寻机制,搜寻机制包括模仿惯例和创新惯例两个方面。模仿惯例是科研团队在已知的集合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惯例,维护好现有的创新基础和能力,创新惯例则是通过研究开发去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通过试点、推广并固化为团队的运行机制,,实现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突破和飞跃。当然,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新知识的创造和知识存量的增加,从而促进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组织学习与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关系模型,如图3所示。图3组织学习对科研团队创新能力影响的过程模型在组织学习对科研团队创新能力影响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性的环节。这些环节包括组织学习对惯例的影响,组织惯例对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党委;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国权,郑红平;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学习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唐朝永;陈万明;彭灿;;社会资本、失败学习与科研团队创新绩效[J];科学学研究;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学国;;基于熵权的组织学习效果评价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2 李丹;;我国企业组织学习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对201家企业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3 王晓晖;;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差异与影响研究——基于广东地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样本相比较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4 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年05期
5 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能力系统、学习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72007)回顾和总结[J];管理学报;2007年06期
6 高俊山;毛建军;谷冬元;;组织学习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02期
7 陈国权;;学习型组织整体系统的构成及其组织系统与学习能力系统之间的关系[J];管理学报;2008年06期
8 陈国权;宁南;李兰;赵慧群;;中国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管理学报;2009年05期
9 陈国权;李兰;;中国企业领导者个人学习能力对组织创新成效和绩效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5期
10 吴价宝;刘洪;任真礼;;中国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企业为例[J];管理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琳;;企业知识创意方式的环境动因研究 来自湖北的数据[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杨建锋;李家贵;;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处理机制研究——智力资本在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陶厚永;卞吉华;沈晓笑;;论“四位一体”的组织学习动力学机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孙健敏;马玉凤;;学习型组织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杨建锋;李家贵;;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处理机制研究——智力资本在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俊健;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国秋华;我国传媒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杨阳;战略联盟演化中组织间学习对联盟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春旭;医院核心竞争力分析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袁振华;国家开发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张宁辉;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严敏;工程咨询企业组织运行机制创新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龚继红;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组织协同与服务能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段晶晶;基于企业合作绩效的产学研合作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辛琳;嵌入性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章伟;基于组织学习的组织认同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闵雪;基于过程的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碧君;组织学习能力与集群企业升级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赵鹏娟;共享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基于团队学习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磊;吉林省中小企业IT吸纳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欧阳硕;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的互动与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安;航锐竞争优势及其战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晓;中小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小辉;株洲广源硬质材料公司组织学习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阳爱华;组织变革背景下组织学习与变革效能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评价方法和学习工具的研究及在30家民营企业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2 王国顺;杨昆;;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5期
3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4 陈国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组织学习[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5 陈国权,李赞斌;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主体”类型与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6 蒋天颖;张一青;王俊江;;企业社会资本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基于知识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0年08期
7 林筠;刘伟;李随成;;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1期
8 于晓宇;蔡莉;陈依;段永嘉;;技术信息获取、失败学习与高科技新创企业创新绩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7期
9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10 刘小禹;刘军;;团队情绪氛围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J];心理学报;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辉;高校科研团队的领导行为基础、行为模式及有效领导原则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2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辉;浅议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3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辉;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评估[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4 张志红;浅议高校科研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6期
5 张海燕;陈士俊;王怡然;柳州;王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影响因素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6 万群;刘卫东;;高校科研团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年S2期
7 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姜清奎;王贯中;;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9 邵燕波;;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10 张宁俊;;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姜颖南;伍玉林;;中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现存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诺贝尔”现象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赵中洲;时云;郭莹;;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3 魏海燕;郅艳;李晗;;基于军民融合视角的国防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估体系建设[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惠峗;刘阳;;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江增辉;;高校创新性科学研究的疑惑:协同作战还是孤军奋战?[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周东升;赵亚萍;程艳旗;;基于知识共享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吉首大学 申绪湘;高校科研团队 不宜“近亲繁殖”[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冯海波;青年骨干挑起研究大梁[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国元;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辉琴;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2 葛优;高校科研团队心理契约的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艳玲;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模式与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莹莹;高校科研团队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郭彦;高校科研团队内社会资本与成员间知识转移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姜雪;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涛;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丛智慧;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贾红凤;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水平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林琳;高校科研团队成长影响因素及水平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1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4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