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助困育人体系建设的反思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7-03-19 11:07

  本文关键词:高校助困育人体系建设的反思与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走向国民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高等院校,其中的某个特定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逐渐增多。党和政府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这一特殊群体,以期更好的开展助困帮扶育人工作。原有的资助体系在“奖、勤、助、贷、免”上不断完善制度,提高保障力度,但也在实践中暴露出各种问题:从制度的缺陷到人文关怀的缺失等。本文致力于完善高校的助困及育人体系,不但要让贫困生走进高校,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出其适应社会的就业能力。近年来助困工作不断在完善进步,助学金发放制度不断完善,各高校也在引导这一特定群体自立自强,在他们的思想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方面,做出了越来越多的工作。我们应该在尊重贫困生人格的前提下,深入思考教育公平原则,用教育弥补这一群体在就业初期的困窘,利用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结合专业技能树立职业规划思想,用朋辈优秀典型事例激励、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为走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论述了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选取了一些国内外关于高校助困体系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界定了本论文需要说明的相关概念,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在创新方面体现了更强的时代性,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常见、突出问题整合、完善了目前较为先进、主流的高校贫困生教育的工作方法。第二部分着重讨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别从奖勤助贷免五方面加以阐述,重点提出了当下资助育人工作中现存在的不足:贫困生认定制度的缺陷、人文关怀的缺失、勤工助学岗位的不足和德育的缺失等。第三部分分析了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概况,对本文研究的群体在成因、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等方面做出了分析,剖析了这一群体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征,也辩证的提出需正确看待贫困生人群,拒绝标签化、妖魔化。第四部分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队伍建设、加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加大人文关怀、完善勤工助学、加大就业帮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助困育人体系。
【关键词】:助困 育人 体系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一、绪论11-17
  •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3
  • 1 、论文研究的背景11-12
  • 2 、论文研究的意义12-13
  • (二) 研究现状13-15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5-16
  •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16-17
  • 二、高校资助工作现状17-32
  • (一) 对于贫困生经济层面的资助17-20
  • 1、国家助学金和学校自主联系的各类企业助学金17-18
  • 2、各类无息、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18-19
  • 3、勤工助学19-20
  • 4、各类学杂费减免20
  • (二) 对于贫困生精神层面的资助20-22
  • 1 、榜样典型激励21
  • 2 、工作机会激励21-22
  • (三) 高校助困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22-32
  • 1 、高校贫困生认定制度缺陷22-24
  • 2 、高校助困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重物质轻精神24-25
  • 3 、勤工助学岗位少,收入少,技术含量低25-27
  • 4 、教育公平问题27-30
  • 5 、高校助困育人中德育的缺失30-32
  • 三、高校贫困生概况32-40
  • (一) 家庭致困原因32-35
  • 1 、区域经济发展长期不平衡32-33
  • 2 、国民收入差距扩大33
  • 3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高校学费增加33-34
  • 4 、因学生家庭偶发性事件致贫34-35
  • (二) 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行为特征35-38
  • 1、敏感、自卑导致自我封闭35-36
  • 2、虚荣心导致掩饰36
  • 3、有负罪感,长期感到沉闷、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36
  • 4、悲观情绪导致不求上进,依赖他人丧失独立36-37
  • 5、负能量积聚产生怨恨心理37-38
  • (三) 正确看待贫困生人群,拒绝标签化38-40
  • 四、完善高校助困育人体系40-59
  • (一) 扩大助困资源40-43
  • 1、扩大助学资金来源,让更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40-41
  • 2、拓宽贫困生走向社会的实践平台41-42
  • 3、完善勤工助学制度42-43
  • (二) 加强人文关怀,做好各类思想教育工作43-48
  • 1、抗挫教育和励志教育43-45
  • 2、诚信教育和责任心教育45
  • 3、感恩教育45-47
  • 4、心理健康教育47-48
  • (三) 助困队伍建设48-53
  • 1、辅导员队伍建设49-50
  • 2、导师制的建设50-51
  • 3、充分利用朋辈群体51-52
  • 4、拓宽宣传教育阵地52-53
  • (四) 推进就业帮扶53-59
  • 1、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及课程,打造贫困生就业软实力54-55
  • 2、降低贫困生就业成本,完善就业保障政策55
  • 3、做好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宣传,帮助贫困生维护合法权益55-56
  • 4、加强与中小型用人单位的合作,适当照顾贫困生就业56-57
  • 5、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侯军英;陈秀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8期

2 周茹;;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建设新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10期

3 江玲玲;;高校贫困生就业选择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4 廖传景;构建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黄梅;;高校贫困生全方位资助体系建构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祝s

本文编号:255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55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